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红色黄冈,即将迎来年建市以来第八任市长,也是第二位女市长。作为国家商务部下派官员,今年49岁的满族干部邱丽新,拥有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从湖北省商务厅厅长到提名黄冈市政府市长,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的振兴有了更多期望。
前任黄冈市长刘美频同志,今年48岁,也是经济干部出身,曾担任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并主持操办多届金融博览会等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力推武汉金融改革创新。履职黄冈5个月以来,亮点频频,特别是在《魅力中国城》中作为黄冈代言人,带领黄冈挺进央视魅力中国城复赛。卸任市长之后,将获重用进京工作。
黄冈市市长岗位,成为重要干部锻炼的摇篮:第六任市长肖伏清同志,在当了11个月黄冈市长后,就职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第五任市长陈安丽同志,曾任省教育厅厅长,黄冈首位女市长服务黄冈三年期间,曾大力推行市校合作、力助黄冈中学复兴,返回水果湖之后曾担任省人社厅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后调任随州市委书记,也是湖北17个地市州一把手书记中唯一的女性。
第四任市长是谁?答案是第五任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此前四任市委书记分别是贾天增、刘友凡、段远明、刘善桥。大数据显示,年3月份以来,陈安丽、肖伏清、刘美频、邱丽新这四任黄冈市长,先后成为雪荣书记的“市长搭档”。而从年7月刘雪荣从潜江市委书记调任黄冈市委副书记、并在次月出任代市长算起,这位天门籍干部已经为黄冈人民服务了11个年头。
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遗爱湖,倾注了雪荣书记的很多心血。网帖显示,他还曾在遗爱湖散步而被市民认出来。无论是市长还是后来当书记,刘雪荣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黄冈还曾联合中央电视台拍摄六集电视纪录片《苏东坡》。作为黄冈最高党政官员,刘雪荣成为苏东坡文化的最佳代言人。
中国新闻社曾以《以文化人勤政“遗爱”》为题描述:一千年前,苏东坡在黄州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不朽名篇,成为绝唱。一千年后,一位苏东坡铁杆“粉丝”三上讲坛,为当地各级官员开讲《人间绝版苏东坡》《千年黄州》《东坡逸事说遗爱》。
讲座令各界惊艳:颇有索引派风格,极具考究,对东坡文化深有研究。刘雪荣在这次演讲中表示:我觉得市长是一个地方文化最好的普及者、推广者,黄冈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给自己确定的任务,就是“讲东坡、论英雄、说禅宗、唱黄梅(戏)”。
刘雪荣:人间绝版苏东坡
(年)
什么是“人间绝版”?就是独一无二,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说“象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还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年年间世界级杰出人物,授予“千年英雄”称号,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就是这样一位千年英雄、人间绝版的苏东坡,与黄冈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回顾自己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们所在的黄州处处都留下了苏东坡的足迹,我们呼吸的空气里还弥漫着苏东坡的气息,我们走过的街道、说出的地名、谈起的建筑都与苏东坡息息相关,我们正在建设的遗爱湖公园之“遗爱”也是来源于苏东坡的作品。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苏东坡在黄州发明的。
这些都是黄冈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作为黄冈的每一个市民都应该学习苏东坡、了解苏东坡、弘扬苏东坡文化。我觉得市长是一个地方文化最好的普及者、推广者。黄冈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给自己确定的任务,就是“讲东坡、论英雄、说禅宗、唱黄梅(戏)”。今天先从“讲东坡”做起。我不是一名学者,对苏东坡没有很深的研究,只是到黄冈来工作以后,对苏东坡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了一些关于苏东坡的书籍有了一些感受和体会,今天向同志们作个汇报,希望引起大家对苏东坡文化的兴趣。既然不是学者我的汇报就可能不够学术、不够严谨、不够科学,错误在所难免,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数字”是信息社会的名词苏东坡时代没有这个说法。我借用“数字”来概括苏东坡的一生。
第一组数字:。我用它来概括苏东坡从政的主要经历。
“8”是“八州太守”。苏东坡先后当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颖州、扬州、定州8个州的太守。徐州、湖州、杭州、扬州大家比较熟悉,密州在今天的山东诸城,颖州在今天安徽阜阳,登州在今天山东蓬莱,定州在今天河北定县。在密州、徐州、杭州的任期稍长,两年左右;最短的是登州,任期5天;其他地方都是几个月时间。
“3”是“三部尚书”,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任期都不长,吏部7个月,兵部1个月,礼部9个月。
“4”是“四处贬谪”,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谵州,汝州还没来得及到任。
“1”是“任皇帝秘书”,正式职务叫“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一职务都是由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担任,正三品。苏东坡在这一任上干了2年零6个月,起草了多道诏书,干得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苏东坡从政40年,在地方做官33年,在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是一个典型的能上能下的“交流型干部”,交流的幅度和频率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组数字:三起三落。苏东坡的人生跌岩起伏、极为坎坷,是特别夸张的戏剧人生。
一起:步入仕途。公元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他的。“高考”限时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入《古文观止》,使他一下子名震京师、脱颖而出。考中进士就做官。先到基层锻炼。第一个职务是陕西凤翔判官,相当于知府的助理,品级不高,从八品,扎扎实实干了将近三年。基层锻炼后,被召回朝廷,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读了很多书。神宗熙宁七年(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通判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干了2年9个月。然后到密州任太守(年),当时38岁,是个“年轻干部”,就独当一面了。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两年,湖州太守三个月。可以看出,苏东坡步入仕途后,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被提拔重用。
一落:大难临头。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天。乌台就是御史台。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和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新党就找出蛛丝马迹来惩治苏东坡。苏东坡到湖州上任后,按惯例给皇帝写了一篇谢表,其中说到“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指在王安石变法中任用的-些官吏。“新进”李定和舒亶等小人岂肯放过他,就千方百计迫使宋神宗给他定罪。年7月,御史台差人到湖州捆绑了苏东坡,押往御史台进行审讯。怎么审?打!一位官员曾被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道:“遥怜北户吴兴守,垢辱通宵不忍闻”。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刑讯逼供,苏东坡终于经受不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部承认。政敌一心置他于死地。但宋朝有一国策不杀重臣、不杀文臣。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来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贬。贬到哪里去呢?黄州。为什么是黄州?既是贬,条件就不能太好。黄州当时是下等州,贫穷落后。长江自北向南折向东绕城而过,巴河自北向南注入长江,长江和巴河一起把黄州围得象一口井,苏东坡说“黄州真在井底”,相信是有感而发的。但苏东坡毕竟“人才难得”啊,宋神宗也不想太亏待他。好在黄州离开封不远,基本生活还有保障,就把他贬到这里来了。
二起:东山再起。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宫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年7月至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颖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交流,可以看出朝廷极端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太后对苏东坡极为赏识,希望他作为与新党制衡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又恨铁不成钢,对苏东坡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三落:一贬再贬。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哲宗心灵已经有些扭曲,太后摄政时,他基本上是个局外人,大事小事与他无关,他很郁闷,一旦亲政,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祐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一个月就被贬到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6个月;再贬,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现在海南岛经济发达,古代却是极其落后、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贬谪至此,就再无处可贬了。
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岩起伏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出,有三人对苏东坡的命运起了主宰作用。一是皇帝。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对苏东坡是爱恨交加、恩威并重;二是皇后。从神宗皇后起,历任皇后都非常关照他;三是小人。御史中丞李定母亲死了不回去服丧,被苏东坡批评,于是怀恨在心,报私仇、泄私愤。还有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舒直等等小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第三组数字:。这一组数字反映苏东坡的主要社会关系。
“1”一位如雷贯耳的伟大父亲苏洵。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养育了苏轼、苏辙两个惊天动地的儿子。朱德委员长游眉山三苏祠作了一首诗,“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三字经》有几句是写苏洵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两位情同手足的兄弟。苏轼、苏辙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最好的兄弟。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政治上互相支持,同朝为官;生活中互相照顾、关心备至;艺术上比翼双飞,互唱互和。
“3”:三任相濡以沫的妻子。第一任妻子王弗。她去世十年后,苏东坡在密州为官,写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王弗去世后,苏东坡又娶了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即王弗的堂妹,死后与苏东坡合葬在河南郏县。第三任妻子是王朝云。她一直跟随苏东坡,终身相伴,生死相依,死后葬在惠州。苏东坡为她写了一幅槌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4”:四位名垂青史的关门弟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在中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苏门四学士固然以自己的成就出名,但是做苏东坡的关门弟子,无疑使他们名气大增。
“5”:五位恩威并重的皇帝。苏东坡公元年12月19日出生,年7月28日去世,享年66岁,一生经历了北宋五任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仁宗,在位40年,爱惜人才,殿试选了苏轼、苏辙两兄弟,非常高兴,回去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位宰相”。英宗一登基就想提拔苏东坡,但当时宰相韩琦认为不合适,最后把他放到史馆里。英宗英年早逝,在位仅4年。神宗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神宗对苏东坡又爱又恨。爱他的才,恨他不听话、反对变法。神宗吃饭的时候,常常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苏东坡的文章,边看边点头,说“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呀”。哲宗是一个呆子,心态有点扭曲。他在位期间对苏东坡一贬再贬。徽宗是北宗的亡国之君,与他儿子钦宗一起当了金人的俘虏,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徽宗不适合当皇帝,但他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创造了书法的“瘦金体”。他继位后大赦天下,把苏东坡从海南岛赦免回来只可惜苏东坡在返回途中殁于常州。
“6”:六位肝胆相照的人生知己。苏东坡的朋友很多,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朋友都有。我们只列举六位代表性人物。文学上的恩师欧阳修。苏东坡科举考试时,欧阳修是主考官,看到苏东坡的考卷《刑赏忠厚之至论》,大加赞叹,以为天下只有他的学生曾巩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本应评为第一,但为了避嫌,把这篇作文抑为第二。后来公布后,发觉不是曾巩所作后悔不迭。欧阳修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政治上的盟友司马光。此人就是“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主人公、《资治通鉴》的作者。他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代表人物,苏东坡与他同属“元祐党人”。书画界的知己米芾。米芾是北宗著名书画家。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即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米芾性痴,苏轼性豪。隐士里的知己陈季常。陈季常归隐在麻城的歧亭。苏东坡在陕西凤翔当判官时,陈季常的父亲陈希亮任太守,两人合作不太好,但这并未妨碍苏东坡与他儿子陈季常的感情。苏东坡从开封来黄州路过歧亭时遇到陈季常,在他家住了几天。在黄州四年多,苏东坡去看过他5次,陈季常来黄州看过苏东坡7次。苏东坡为他写了著名的《方山子传》。有一个典故“河东狮吼”就是从他这里来的。苏东坡写了一首诗说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由于文学上的偶然,陈季常惧内的名声竟流传千古。
佛门里的密友道潜。也叫参寥,是杭州的一位大和尚。苏东坡在杭州工作时,就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他千里迢迢专程从杭州来看望,陪苏东坡住了一年时间。道潜是佛门里唯一受到苏东坡牵连的人。朝廷勒令他还俗这是对佛门之人最重的处罚。说明他和苏东坡关系非同一般。官员里的手足徐君猷。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徐君猷任黄州太守。这个人对苏东坡太好了。苏东坡说:“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苏东坡在黄州生活无着,徐太守给他划了一块坡地耕种,竟使“东坡”名扬四海。徐太守要调走,苏东坡写了《遗爱亭记》,专门纪念他,称他是“遗爱”官。
二、苏东坡的黄州岁月
黄州对苏东坡太重要了。苏东坡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在黄州,有4年2个月,而在其他的地方都很短;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文学上的代表作“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寒食帖》都作于黄州。所以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在黄州写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他说苏东坡到黄州“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一)从苏东坡在黄州住处变化看其心路历程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三个地方,定惠院、临皋亭、南堂。按照三个住处,我们姑且把他的心路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痛苦孤独,第二阶段自省彻悟,第三阶段超越旷达。
第一阶段(定惠院阶段),痛苦孤独。因“乌台诗案”,元丰三年(年)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苏轼携长子苏迈在御史台差役的押解下离开京师,凄凉就道,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月,二月初一到达黄州。余秋雨说“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来到黄州,苏东坡首先住进了定惠院。定惠院是一座寺庙,遗址大体在黄冈军分区原教导队、现在的工商局职工宿舍楼、黄冈中学老校区操场看台后面的高地上。从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五月二十九日,苏东坡在此住了4个月。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人生转折,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偏僻小地,他的痛苦孤独是可想而知的。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贫者相宜。然某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见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差为简便。
这段时间,他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结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东坡描绘了一个非常凄冷的艺术境界。孤鸿惊慌失措,不知道哪里是出路,寂寞、孤独、傍徨,但不改高洁的品性。苏东坡的弟子黄庭坚对此评价“若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孰能至此”。
第二阶段(临皋亭阶段),自省彻悟。元丰三年()五月二十九日,苏轼的家人来黄州,定惠院住不下了,就迁居临皋亭。苏东坡在此整整住了三年。这时家人来了,朋友来了,环境慢慢熟悉了,生活慢慢习惯了,心情也逐渐好起来了,开始自省彻悟。这时他的作品表达出来的既有豪放旷达的一面,又有人生如梦的叹息,还有对广阔宇宙惆怅迷茫的心态。他写了《临皋闲题》: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后来又写了《临江仙·夜归临皋》。在这首词里,苏东坡说他喝酒醉了醒、醒了醉,半夜三更才回来,家童都熟睡了,敲门也不答应,他就拄着手杖站在门口听江声。这时他想想自己当官倍受磨难,真想驾一叶扁舟顺江而下了却一生。第二天这首词就传遍了全城,人们传说苏东坡乘小舟不知去向了。太守徐君猷听后大惊失色,因为他有责任看管苏东坡。急忙来临皋亭探望,看到苏东坡还在睡觉呢。住在临皋亭这一阶段,苏东坡想归隐又不甘。这时候,伟大的作品诞生了,一词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苏东坡在这段时间里,还遍访黄州名胜之地,饱览鄂东美好自然风光,不断有佳作诞生,而且大多清丽阳光。他到浠水的清泉寺,写了一首《浣溪沙·游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说我老了,你看门前兰溪的河水还能往西流呢,谁说时光不再?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经过美食美景的调适,他的心态变得从容洒脱。
第三阶段(南堂阶段),超越旷达。元丰六年()五月至元丰七年()四月,苏东坡搬家至南堂,又住了一年。南堂在临皋亭南侧,今天的黄冈中学老校区附近。为什么今天黄冈中学是全国普通中学的一面旗帜?应该是有历史渊源的。从苏东坡以来,这里崇文重教,千年文气,一脉相承。苏东坡搬到新家,家人都来了,朋友很多了,生活习惯了,气候也适应了,他也有了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心情,这时他的作品明显让人感觉到阳光灿烂、超越旷达的一面,还有浓浓的禅的味道。他在《南堂五首》之一里写道: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南堂离大江不远,卧在堂中就可以看到江上帆船上下往来。还有一首写得比较浪漫: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这时候又有一篇伟大的作品诞生了,就是《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遗址也在黄冈中学老校区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松柏影也。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是历来为人们争诵的名篇。全文仅85字,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勾勒出空灵清幽静雅的意境,可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南堂住到元丰七年()四月,朝廷下诏,苏东坡“量移汝州”,实际上不改贬谪的性质,只是让他离开封近一点,改善一下他的条件而已。就要离开黄州了,就要离开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了,苏东坡感慨万千,填了一首词《满庭芳·归去来兮》。
他说,到哪里去呀?我的家在万里之外的岷峨。来黄州四年多了,生活习惯了,孩子们都学会说黄州话了,我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不想走了,可是身不由己啊。感谢黄州父老的深情厚意,我走了之后,帮我照看好雪堂前的柳树,不要去剪那柔嫩的枝条。还请带个口信给江南武昌、樊口的乡亲,请他们经常把我打渔用的蓑衣拿出来晒一晒,总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这是多么纯真朴实的依依之情啊!
定惠院、临皋亭、南堂,三个住处的变化,三个不同的阶段,苏东坡经历了从黑暗、到黎明、到天亮的心路历程。
(二)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方式
苏东坡在黄州4年2个月,每天都干些什么呢?大体上是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
躬耕东坡:为什么要躬耕东坡?初到黄州,收入没有了,家里人口又多,生活十分贫困,日子过不下去了。元丰四年(),他到黄州的第二年,徐太守在城外东坡划了一块“故营地”给他耕种,让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苏东坡在《东坡八首》的序言中说:
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为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他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他仍然很乐观。一个月夜,苏东坡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东坡》诗: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放浪山水。贬谪是坏事也是好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人都是喜欢山水的。苏东坡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听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他到了哪些地方?可以说足迹遍布黄冈各地,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两岸,北面到麻城岐亭、杏花村,南面到鄂州西山樊口。那时候江面应该有三四公里宽,波平浪静,水光接天,驾一叶小舟就划过去了。他还到了黄州附近的禹王城、团风、阳逻、沙湖,去了浠水的巴河、兰溪、麻桥、清泉寺、绿杨桥,到了黄石的磁湖、西塞山,到了黄梅的五祖寺,到了江西的庐山、石钟山。
修身养性。苏东坡集儒教、道教、佛教于一身。黄州那时寺庙很多。苏东坡初到黄州,住在定惠院,隔一两天就到附近的安国寺焚香静坐,深自省察,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与安国寺的方丈继连和尚谈禅,交往甚欢。有一天,他与即将调离黄州的徐太守及继连方文等人在安国寺的亭下饮茶,有感于太守的为政之德,写下了著名的《遗爱亭记》。随着禅宗随缘放下思想的传播、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复归,苏东坡的人生态度日趋沉静、旷达和超脱,刚柔相济,进退自如。
苏东坡还是一个养生专家。他对饮食、药膳、保健有非常深的研究,既会写诗又会炖猪肉,不炖则已、一炖就炖出了著名的东坡肉。他将东坡肉的烹调方法和美味写成了一首打油诗: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还写有《节饮食说》、《漱茶说》等名篇,影响深广。
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贬居黄州期间,苏东坡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新的生活、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形象的艺术世界,冲破了樊篱和框框,开拓了诗、词、歌、赋、文反映现实的新路,产生了他生中最为得意之作和辉煌的成果,形成了他一生创作的顶峰。数量上,在黄州写了篇作品,其中诗歌首,词79首,散文篇,赋3篇,平均每2天一篇,每周3.3篇。质量上,苏东坡最有影响的作品都产生在黄州。《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收入苏轼作品26篇,其中写于黄州的就有9篇。
三、苏东坡的文化品格
苏东坡是一个好人:好兄弟,好丈夫,好朋友。
好兄弟。苏轼、苏辙兄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最深的兄弟之一。苏轼写给苏辙的作品有篇,苏辙和答的有篇。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怀念他的弟弟写的。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表达了无尽的思念,殷殷的祷告,流溢着手足深情。
好丈夫。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后,苏东坡在她埋骨的山头种了3万棵松树苗,把自己的相思化作3万棵万古长青的松树。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陪他宦海沉浮、东奔西走25年后病逝,苏东坡感情重创,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第三任妻子王朝云,也是与之生死相依,被视为人生知己。苏东坡有一天吃完饭,摸着肚皮笑着问周围的人肚子里是什么,周围的人都说:先生一肚子学问。唯有王朝云回答:“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哈哈大笑。朝云死后,苏东坡一直鳏居,没有再娶。
好朋友。苏东坡朋友良多,“群众基础”很好。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命运坎坷却矢志不移,身处逆境却不失豁达,生活艰辛却不改乐观,热爱生活,满怀激情,刚正不阿,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这是一位多么优秀的先生啊,难怪有一位当代女学者发自肺腑地喊出了她的心声:来生便嫁苏东坡!
苏东坡是一个好官。
首先,他的执政理念“民为邦本”具有现代精神。他的“高考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就阐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要施仁政,帮民富,民众富强,国家就富强了。他说:“位之存寄乎民,民之生寄乎财。故夺民财者,害其生者也;害其生者,贼其位者矣。”如果失去民心,国家就会灭亡。他的执政理念与王安石的变法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北宋积贫积弱,王安石想通过变法强国强兵,主要通过强化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来实现,这就势必与民争利。苏东坡要求国家首先要富民,改革要渐进。
其次是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他走到哪里,实事就办到哪里。他办的实事多是水利工程。这也难怪,智者乐水,诗人与水都是有灵性的,是有共同语言的。苏东坡在杭州当通判时,组织民众治理“六井”,建成了杭州“安全饮水工程”。后来当杭州太守,又实施了西湖“综合整治工程”,于是就有了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苏堤春晓、三潭映月。
在徐州当太守时,遇到百年不遇的黄河决口,面对汹涌而至的滔滔洪水,苏东坡果断劝阻富人出逃,指挥民众筑堤护城,奋战70多天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我们回忆一下黄冈98抗洪的情景,就可以想见苏东坡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应对有方的行政才干。在黄州拯救溺婴。黄州、鄂州一带有溺婴恶习,苏东坡因是罪人身份,“不得签书公事”,就组织社会救婴活动,动员社会捐助,自己带头捐款。在登州只当了5天太守,就做了两件实事,为民请命,请求免除盐税;建立登州水军,巩固登州海防。正所谓“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
到了惠州,教农民种田,还把黄州的秧马技术推广到惠州。到了儋州,虽然“食无肉,疗无药,居无堂,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条件极其艰苦,但还坚持自编教材办教育,培养了海南的第一个进士符确。“琼州人文之盛,实自苏公启之”。苏东坡为了百姓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和个人安危,奔走呼告,慷慨陈词。他向皇帝上表:“臣顷知杭州,又知颖州,今知扬州,亲见两浙、京西、淮南三路之民,皆为积欠所压,日就穷蹙。”“臣每摒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这在我们今天看来,他确是一位让人震憾、让人感动的好官啊!
苏东坡是一个全才。
苏东坡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全能,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文学上,古人讲“苏轼文章为天下第一”,苏东坡是万众仰慕的一代文宗。他走一路,写一路;写一路,火一路。一不小心,写出来就是千古名篇;一不小心,就为一个地方做了千年广告。在密州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杭州写“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庐山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惠州写“目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在黄州,写“一词二赋”,……写景、记事、议论,张口就是好诗妙文;夫妻情、兄弟情、朋友情,说出来就是人间真情。
书法上,北宋四大书法名家:苏、黄、米、蔡,苏东坡排名第一。他的书法代表作《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稿》)。原件千回百转,几经周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寒食节是清明前一天,苏东坡到黄州后,精神上寂寞痛苦,生活上穷困潦倒时写的。
《黄州寒食帖》开头几个字写得还很规则,逐渐就挥洒开来、神气充足,跌宕恣肆,飞扬飘洒。苏东坡将心境感情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读来能感受到郁闷、牢骚、悲怆,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名家评点这幅作品“绵里裹铁”,说它“江河渲泻,放逸不羁;环环相扣,气脉通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生花妙笔,无二神品”。我们正在建设的遗爱湖公园进门的一块巨石上刻有《寒食帖》,下次大家到遗爱湖公园,不妨在碑刻前驻立十分钟,仔细品味、鉴赏。
中国古人的理想人格标准,第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两个人格理想,苏东坡完完全全、不折不扣地实现了。苏东坡的一生,不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和困难,始终不曾放弃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感,始终坚持匡时救世的报国之志。苏东坡身上,有李白旷逸超凡的神仙气,有杜甫执着坚守的忠义气,有白居易穷达融通从容风度,有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情怀。他的思想与人格,既是先贤圣哲传承而来的结晶,又是对所有传统的融汇与开拓。所以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他是一个会写诗也会炖猪肉的人。他和我们在一起,他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千百年来,苏东坡备受推崇,是人们心目中永恒的丰碑。今天,在苏东坡经历的16个城市,到处都有苏东坡研究会,到处都有苏东坡纪念馆,到处都在打造苏东坡品牌。苏东坡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明代董斯张写过一首很搞笑的诗,“大苏死去忙不彻,三教九流都扯拽”。就是说苏东坡死了还很忙碌,到处都拉他作广告,拉他办事。对于苏东坡这么重要的黄州,我们能不说苏东坡吗?我们能不做苏东坡的文章吗?如果我们不说不做,将是这笔精神文化遗产的巨大浪费。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杰出的人物也一样,他们并不专属于某个地方,而是属于整个天下的;他们也不专属于某个时代,而是属于整个历史的。
(文字来源:人民红小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