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5个自治区,广西省是壮族人们聚居的省份。但凡说到少数民族给人们的感觉都是奇特的民族服饰,满身的金色银线,从头到脚佩戴的都是银饰。嘴里念叨着比普通城市更让人费解的民族语言。那么你还真的说对了,壮族就是你印象中的少数民族之一,这里的人讲着自己的语言,被称为壮语。广西的地理地貌是山地山区地质地貌的特点,有山有水,也许你听过红军挺进十万大别山的故事。这就是在广西一带了,广西之前的经济也是相对落后的,但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的方针政策对这里的经济影响很大,特别是广西北海,广西北海经济发展的故事跟深圳很像,同样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在的沿海经济城市,但是节奏肯定是没有深圳发展的快。

听到壮族这个民族,很多人都开起玩笑的问猜测到为什么叫壮族,是因为这里的人身材都很壮大吗?其实广西的人不是你说的那种高大壮硕的,倒是广西人肤色稍微偏黑一点,当然也不是你想象成非洲人那种,有的是古天乐的小麦色,有的是捷克隽逸那样的黑吧。这里的人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那就是很出名的“三月三”了。三月三做为壮族特别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这里的人们开始唱三歌,也会放假的哦。

看过电视剧《刘三姐》的可能更能感知什么叫山歌对唱了。谈情说爱也唱山歌,到岳父岳母家提个亲也唱山歌,就连骂个人都是唱山歌。《刘三姐》最后被评选为广西壮族的经典之作,也有了舞台剧《印象刘三姐》。用三歌怎么骂人比较形象的就是刘三姐骂地主莫老爷那一段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山歌开头结尾都使用统一的格式,至少壮族的三歌跟湖南苗族、土家族和云南苗族很像,他们用的是“啰喂”,而壮族山歌用开始用的是“嗨”的长音,结尾用的是“嘿,撩撩啰”。

说到壮族的人情风俗也要把壮族的美食介绍给大家,在记忆当中,壮族原住民都是土灶生火,大锅做饭,这就很像现在我们经常去的吃的柴火鸡。壮族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做糍粑和年糕。壮族的糍粑是用糯米用水泡上一整夜,然后在把米上蒸席蒸熟后,在使用特殊的工具进行冲压粘成米团,也有的做法是把糯米先磨成粉和成团在上席蒸。蒸出来的糍粑是软的,可以马上吃。但是这种糍粑会放很长时间,它凉了之后会变硬,这就是我们说的干粮了,放上个把月是不会变质的,需要吃的时候在拿出来蒸一下,也可以用油煎黄食用,也会用炭火烤着吃或者切块像煮汤圆一样。

壮族的年糕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这种年糕有一个圆桌这么大,是用芭蕉叶垫底,揭开之后是金黄色的。它是用糯米浆加入了大量黄糖蒸煮而成的。吃的时候直接用刀连芭蕉叶一起切下来一块。常见的就是春节走亲戚的时候,割下一块做为回礼的。另外广西是个盛产甘蔗的地方,在南方的糖都是用甘蔗熬制出来的,包括你做的的白糖、黄糖和红糖等,只是提炼的方法和等级不同而已。

既然是过年那就少不了,杀猪宰羊了,壮族村民的猪、羊、鸡鸭都是自己饲养的。每到春节都要宰上一头猪,请全村人过来帮忙,然后用猪内脏、猪肉煮菜款待过来帮忙的村民,这也类似土家族的“杀猪菜”。剩下的肉会腌制做成腊肉,腊肠等。最有特点的是壮族独有的“猪血肠”,它是用猪血,猪杂搅碎后和大米一起加入作料后罐到猪肠衣里,做成腊肠的形状,吃的时候蒸熟就可以直接食用。

每年三月清末的时候壮族还会吃一种糍粑,种糍粑是绿色的,是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制作而成的。有些地方叫青团,但是壮族叫艾粑粑,味道跟其他地方的青团是不一样的。清明还会煮上红鸡蛋,是用鸡蛋加上当地特有的一种植物一起用水煮,然后鸡蛋就变红了。还有一种叫做“五色米饭”,也是采用天然的植物加入到糯米中进行蒸煮,煮出来的米饭有五种颜色。

到了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祭奠屈原跳江,壮族也不例外,壮族也会在端午节吃粽子,但是壮族的粽子也都不一样,主要是壮族的粽子是荤的,有猪蹄,排骨,骨肉,配料有的是木耳、板栗、粉丝等,最大的特点是粽子的形状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三角形,广西的粽子全国出名,广西临县的粽子一大出名,这个地方的粽子曾获奖。

壮族很多特色美食,数都数不过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