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王映本报通讯员袁冰洁王为峰
黄河九曲十八弯,在台前县孙口镇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这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将军渡”,铭刻着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在东西长公里的河段上,强渡黄河天堑,千里跃进大别山,进而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序幕。
那么,历史为什么会选择“将军渡”?
“选择孙口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中心渡口,有党中央决定实施战略反攻的宏观决策背景,又有孙口作为黄河中下游一带水路交通枢纽位置优势的客观原因,更有台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11月25日,台前县文史学者岳耀喜介绍,“孙口恰好就处在这个历史的结合点上。”
“重庆谈判”后,蒋介石单方撕毁“双十协定”,人民解放战争由此爆发。人民军队经过一年的大作战,战争形势和敌我力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条件成熟。当时,中央军委给刘邓大军布置的战略方针,就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
岳耀喜说,从地理上看,此处黄河是由豫北平原进入山东丘陵地带的过渡带,河床较窄,水势稳定,易于渡河,为黄河中下游的水路要冲,是连接鲁西南和鲁西北的交通枢纽。从群众基础来看,台前县是革命老区,台前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革命思想觉悟高。
年6月23日,刘邓大军主力四个纵队12万人,由安阳西北的蒋村出发,奔向鲁西黄河北岸。6月30日夜12时,指挥部下达渡河命令,二纵先遣部队率先在孙口强渡。先遣连的勇士们乘上12只木船,船头架起机舱,迅速向南岸驶去,不到一刻钟即抵达对岸。敌人发觉后猛烈阻击,北岸解放军炮兵阵地发起攻击,掩护部队过河。一夜间,国民党部队精心布置的自诩“足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务全线崩溃。美国军事顾问团接到战报后惊呼:“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失守了!”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迅即发起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激战,歼敌4个整编师9个半旅共5.6万多人。接着,部队南征,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包围中杀开一条血路,在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完成千里跃进的壮举。
此后,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30万人在此转战,林彪、罗荣桓率领50万东北野战军从此向江南进军。孙口渡口被称为“将军渡”的美名,也由此而来。
“将军渡”更是“人民渡”。当年,为支持刘邓大军渡河,台前人民掀起了参军和支前的热潮,涌现了妻送郎、父送子、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场景。
在支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过程中,孙口渡口全体水手和民工不顾对岸敌人炮火阻击与空中敌机骚扰,在急流险滩中昼夜抢渡,一夜往返运送部队八九次之多。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1.2万余名台前儿女又从孙口出发,动用担架余副、大车余辆、牲畜余头,冒着枪林弹雨随军南征,足迹遍及苏、鲁、皖、豫四省五十余县,行程近万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时光飞逝72载,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从未随时间的推移而在台前人民心中模糊半分。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台前县以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地为依托,沿临黄大堤规划建设了将军渡黄河游览区。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气势恢宏的纪念馆、栩栩如生的百米浮雕碑廊,吸引着人们来这里追寻历久弥新的红色印记。
冬日的暖阳洒在“将军渡”,看滚滚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涛声,在人们的耳边经久不息地回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