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位于中国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雄踞中原的大别山,自古以来,地灵人杰,英雄辈出。多年后,王树声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是湖北麻城乘马岗项家冲人,家有田十余石,大部分出租,小部分雇人耕种,开粉房、烟铺,是小地主家庭。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小时候的王树声,虽然没有饥寒交迫的遭遇,但也没有娇生惯养的条件。
因为王树声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冷天没衣穿,热天一身光,吃的野菜饭,喝的苦根汤,一年忙四季,都为别人忙。”当时在大别山中,流传的这首民谣,真实地反映了大别山人民悲惨的生活。因此,王树声是在耳闻目睹大别山贫苦百姓生活的艰难,劳动的艰辛中,慢慢长大的。
年,王树声刚好6岁,可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王树声的命运却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在这一年,王树声的父亲去世了,祸不单行,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又去世了。父母的先后去世,使王树声家的生活顿时陷入了窘迫的境地。他年迈的祖母,不得不担负起抚养这么一群幼小的孙儿的重担。
家庭的变故,对王树声家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日渐衰落的家境,使5个孩子不可能全都读书了,王祖母也只好让王树声的哥哥、弟弟退学务农,王树声比他们聪明好学,所以老祖母就继续让王树声在私塾就读。这时的王树声尽管年幼,但是父母去世后,家庭生活的艰难处境,使他深深地理解老祖母的一片苦心,所以在学习上,他特别地勤奋。
王树声的字认识了不少,书也背会了不少,可他不明白的事理,却随着知识的增多,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为什么缺衣少食的穷人,辛辛苦苦地种了一年的地,却要把粮食交给衣食无忧的富人呢?为什么同是大别山人,有人饥寒交迫,有人却花天酒地呢?小小的王树声搞不不明白这些,就去问他的老祖母。
饱经沧桑的老祖母,面对王树声的疑问,总是怅然若失地回答:“命”。命,是什么?命就不能改变吗?王树声常常思考着这个问题。王树声有一个堂兄叫王幼安,是董必武的学生,受董必武的影响和熏陶,王幼安接受了革命思想。年,经董必武介绍,王幼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麻城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按照董必武的指示,共产党员王幼安,在年的秋天,回到了他的家乡,物色寻找进步青年参加革命。王幼安自然想到了他这个既有文化,又品行端正的堂弟王树声。王幼安以辅导学生课外学习为名,秘密建立起马列主义研究小组,组织王树声等青年阅读《湘江评论》、《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对于当时的思想变化,王树声是这样表述的:看那些书,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与共产党,也不懂得,糊里糊涂,只觉得好。
就这样,王树声就跟随着堂兄参加了革命。从此以后,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那时的王幼安,可怎么也不会想到,王树声日后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并且还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