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六千年历史时光同行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能写、能画、能塑形,也能表演、展览,还能日常使用、收藏保值,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陶瓷艺术”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几千年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其艺术都高高在上,陶艺类参与度最高。
在我国,北纬30°线横穿祖国腹地,无论是生态自然的赐予,还是人文历史的馈赠,都可谓弥足珍贵。痘姆古陶就是镶嵌其上的一颗明珠。
为什么叫痘姆乡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呢?“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善良的老奶奶用单方治服了肆虐当地的天花病毒,挽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当地百姓深感其德,尊其为痘姆娘娘,并改地名为痘姆,建痘姆庵纪念至今。
安徽安庆潜山县痘姆乡,位于大别山余脉东南,长江支流潜水河滨,这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沉积了大量优质的天然陶土和丰富的松木燃料,具有得天独厚的制陶条件。
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痘姆就有了陶器生产,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利于建窑,痘姆的制陶业也是早早就蓬勃发展了起来。大量考古发现,痘姆曾经古窑密布,是历代陶器的重要产地,特别是与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薛家岗人类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陶器共冶一炉,被考古界公认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痘姆陶被录入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安徽卷》。
在痘姆乡这个不起眼的小村里,现存百米古龙窑一座,能烧制出上品茶具,第一是因为痘姆一带土质天然细腻黏韧,加之山上的松柴脂足火旺;第二是龙窑特殊的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通常龙窑长度为30米,而痘姆龙窑总长近百米,窑身长,窑温高,烧制成的陶器玻化程度高。
据《潜山县志》记载,唐代诗人李白曾赞舒州(今潜山)酒具:“舒州杓(即陶制酒具),力士铛,李白与尔同生死”。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内先后建有九座百米长龙窑,六七十年代,陶器制作发展到鼎盛时期,窑口更多,从业者逾万,成为名躁一方的产业,现在完整留存下来并能正常使用的就只有这一座百米古窑了。
痘姆龙窑全长96米,依坡而建,窑身半埋于地下,倾斜角8到20度之间。龙窑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窑室分大午门、中午门、小午门,窑尾设火膛和挡火墙,底部设栅状气流通道,窑头止端设自下而上逐渐收缩的方形烟囱。窑背形如龙背突出于地面,窑背凸出地面呈弧线形,每边设有投柴用的鳞眼洞65个,共个,间距约为1.3米。
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形成一条长长的隧道,窑底地坪呈鱼肚状,中心高、两边低,截面呈圆拱状,使火焰平行于窑底流动。因为痘姆龙窑一直采用松木烧制,所以我们在窑身内壁看到斑驳的沉淀下来的松脂,黑而发亮,渗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痘姆之韵与陶有约
痘姆乡被列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南部科考区,已连续两届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潜山面向世界寻觅知音的重要载体。
龙窑,是古陶文化的容器。它同时肩负着满足当前保护传承发展的需要和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持的使命。中国的陶艺前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的工艺技法。正是这一套制瓷的优良传统,历代相传,不断发展,使得中国陶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
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大致分为采泥、晒泥、搅泥、滤泥、垒坨、和泥、制坯、刻画、上釉、晾晒、装窑、烧制、出窑、成品等十多个流程,其复杂的手工工艺对季节、温度、湿度、光照环境要求极为严格。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素坯彩绘......痘姆艺人在这些土坯瓦房中长期坚守,既是手艺存在的基础,也是他们生存的自救手段。
艺术改变设计,设计带动创意,对痘姆古陶来说,有艺术场地,有艺术家,还不够,如何能让艺术家安心留下来,才是关键。幸运的是,这样一座龙窑、一门手艺、一群工匠、一种信仰,一直牵引着许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