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日,湖北红安王锡九村一处墓地前,一位身着少将军服的中年男子,十分庄重地跪下双膝,对着墓碑接连磕了三个头。起身后,他又在周围采摘了一束松枝和野菊,扎成一个花环,放在被他称作程训宣妈妈的墓前,接下来,行了一个标准有力的军礼。

他就是徐向前元帅的儿子,徐小岩少将。程训宣并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而是父亲曾经患难与共过的亡妻。

徐小岩双眼含泪,对身边程训宣的族侄说道:“老父亲在世时,时常提到训宣妈妈,可惜由于年事已高和身体的原因,一直未能重回大别山看看,可我们知道他的心思,这次回来,也是了却父亲的夙愿。”

程训宣是何人?她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年底,在大别山深处,一个叫程维德村的程氏祠堂里,一场简朴而热闹的婚礼正在隆重举行,新郎是鄂豫边区革委会军委主席徐向前,新娘是村里的妇联主任程训宣。

徐向前和曹学楷、戴克敏等边区军政领导人,被吵吵闹闹的妇女会的同志,和前来看热闹的村民团团围住。桌上的花生、瓜子也吸引不住热闹的人群,大家又忙着去看新娘子了,干练泼辣的程训宣今天格外漂亮,花棉袄和黑棉裤映衬下的她,比平时多了几分妩媚动人。

就在数月前,刚从上海来到鄂豫边区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的徐向前,带队打了几次胜仗,他的威名在边区老百姓中广为传颂。

有一次,妇女会的同志前来为战士们送大米、军服、军鞋,边区革委会主席曹学楷有意安排妇女干部程训宣,去给徐向前打扫房间。此时的徐向前孤身一人,发妻已在8年前病逝。

程训宣在做完清洁后,给徐向前送了一双亲手做的布鞋。不久,曹学楷便趁热打铁,对程训宣说:“可英呀,徐向前可是我们的军区领导人,生活都无人照料,老哥想给你做个媒呀!”程训宣双颊绯红,娇羞地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这桩婚事。

程训宣出身农家,父亲程绍礼和母亲汪秀芝在家务农,她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女儿。早年间,她就参加了童子团,并带头剪发放足,宣传革命思想。年加入共产党的她,成为村里的妇联主任,做军装,送军粮,搞支前,样样冲在前头。

就这样,19岁的程训宣成为28岁的徐向前的妻子,因为战事频仍的缘故,二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程训宣留在后方做妇女工作。

年,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大搞“肃反”,一时间人人岌岌可危,就连总指挥徐向前的妻子也在劫难逃,身在前线的徐向前对此并不知晓。

红军主力准备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徐向前让警卫员将旧衣服给妻子程训宣拿去缝补,顺便告诉她部队要转移的消息。没多久,警卫员就慌慌张张地跑回来了。

徐向前问出了什么事,警卫员告诉他,程训宣被保卫局的人抓走了,说她是反革命。

徐向前无比焦急,“肃反”怎么会“肃”到一位20多岁的妇女干部头上呢?他心想,妻子有可能被人诬告,总会有一天水落石出的,他相信组织,更相信自己的妻子。

到了晚上,警卫员仍不放心,走到徐向前面前,鼓起勇气说:“她会不会有事?还是应该找保卫局说说去。”

“不必了,做你的事去吧。”徐向前向警卫员说着。

警卫员无奈离开,心中一阵嘀咕,总指挥怎么这么无情,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管不顾。他何尝知道总指挥内心的矛盾和苦楚!

徐向前率部队走了。许继慎、曹学楷、戴克敏等一批高级干部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保卫局对程训宣严刑拷打,逼她承认自己是反革命,并要求她揭发更多的“同伙”。坚贞不屈的她,没有出卖自己的同志,更没有出卖自己的丈夫。

张国焘无计可施,下令将她处死。就义前夕,程训宣脱下身上的棉袄,把它交给身为政府委员的婶娘黄凤仙,说:“这是我和向前结婚时穿过的,你留下暖暖身子吧!你的孩子还小,你要争取活着出去。”

她委托婶娘向丈夫带话:“你的妻子是忠诚的,是为了革命而死的,你不要为她难过。”牺牲这一年,她才21岁。解放后,黄凤仙将这件棉袄捐赠给了红安县革命博物馆珍藏。

程训宣遇害,参加过黄麻起义的二哥程启宗,早已被国民党杀害,时年24岁;任黄安县紫云区第五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三哥程启东,被地主民团杀害,时年25岁;这次“肃反”中,任军政治部主任的弟弟程启波,也难逃厄运,牺牲时年仅20岁。

程家子女仅剩下老大程启光一人。家里的房子被人放火焚烧,程绍礼和汪秀芝老人,过着无家可归的日子,也不知道女儿遇难的消息。

徐向前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妻子,来到延安后,当他得知妻子已经牺牲几年,顿时悲痛欲绝,内疚、悲愤交织一起。

他质问曾经的苏区保卫局长周纯全:“为什么把我老婆抓去杀了,她究竟有什么罪?”周纯全无奈地说:“没什么罪,当时抓她,就是为了搞你的材料!程训宣宁死不屈,没有出卖你。”徐向前望着远方,久久不语,心在泣血。

新中国成立后,程训宣的大哥程启光,任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储运局局长,这时的徐向前已有了新的家庭,但他仍念念不忘曾经的妻子,一直和程启光家人保持着联系,关心着程家的生活。

年春,程训宣的母亲汪秀芝老人进京看望儿子,徐向前得知消息后,立即抽空去程家看望岳母。

23年了,徐向前和程启光并没有告诉老人程训宣遇害的消息,她已经失去几个孩子,老伴也在战火中丧生,搁谁也经不起这样的打击。

一路上,徐向前心潮难以平静,他想着一往情深的程训宣,想着孤苦伶仃的老岳母,该怎么告诉她女儿的噩耗呢?

踏进程家的大门,当他看见年近花甲的老人时,顿时热泪盈眶,“娘!你身体可好?”

汪秀芝惊喜地看着自己的女婿,这么多年没见了,“我好着呢,向前,你身体可好?怎么不带训宣来呀?”老人家早已激动地泪流满面。

徐向前强打着精神,来时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娘,训宣在陕西学习,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您在北京住下,我来侍奉您!”

饭桌上,汪秀芝给心爱的女婿倒了一杯米酒,挨着他坐下,双眼充满了爱意和幸福,这一幕仿佛又回到湖北老家时的样子。

她看着女婿吃完饭,感慨地说道:“训宣这孩子,咋不知道想娘呢?一走就是几十年,忙个不完,这回又不在。”徐向前内心翻腾。

汪秀芝起身收拾行李,儿子拦住她问要去哪里,她却说:“向前,训宣回不来,娘去看她,你给娘打张车票。”

徐向前赶紧迎上去,接过她手中的行李,说:“娘,训宣功课忙,你要是等不得,我这就打电报叫她退学回来,专门服侍您老人家。”

“唉,那还是算了,让他安心学习,你们都是做大事的,耽搁不得。”

老人家知道女儿的“消息”后,心里也放心了许多。她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又回红安老家去了。

徐向前经常给程维德村的母亲写信、寄东西,小心翼翼地编织着美丽的谎言:训宣一会儿在青海,一会儿在新疆,甚至去了苏联。

老人家心中起疑,就问身边的孙媳妇,知情的孙媳妇说:“向前姑爷和姑妈是大干部,从这个省调到那个省,这是很正常的事,您有什么担心的啊?”老人家欣慰地笑了。

她喜欢和村里的人谈女婿徐向前打仗的事,讲起来眉飞色舞。

年,96岁的汪秀芝老人躺在病床上,女婿在为她剥橘子,她开心地流着眼泪,女儿长期不在,幸亏有个孝顺的女婿。

临终前,她拉着徐向前的手,动情地说:“向前,你是个好心人,训宣跟着你,我死也放心了!”她含笑而去。

或许她已知道女儿不在,或许她真认为女儿在外忙工作,她从女婿那里得到了本根是女儿所给予的关爱。

年徐向前元帅逝世后,他的亲人按照遗嘱,将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大别山上,那里有烈士程训宣,有程维德村熟悉的小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