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元帅徐向前

徐向前作为开国元帅在战争年代里,就如同他名字那样,不断向前,身先士卒,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和平时期,他依然保持了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想的永远是国家大事,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五六十年代是这样,八九十年代依然是这样。徐帅身边的秘书和公务员经常说:“我们的徐帅,既是共和国的元帅,又是部队的普通一兵。”

一位共和国的元帅,在家中尽管有秘书、警卫、工作人员,但凡是自己能够亲自完成的事情,他绝不会让别人代劳,每天起床之后,自己把被子叠好之后,提着热水瓶去打开水。衣服纽扣掉了,自己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穿针引线,自己一点一点钉上扣子。不仅如此,心灵手巧的徐帅曾经在战争年代,利用休息时间,竟然自己用棉线打了一件毛背心,一穿就是三十多年,一直到徐帅晚年的时候才正式“退休”。

徐帅家里一直有一个装着各样工具的小木箱,这个小木箱被徐帅称为“百宝箱”,家里人说这是徐帅的“传家宝”。有的时候,家中桌椅板凳大小家具有了小毛病后,徐帅在闲暇之余,拿出来他的“百宝箱”,自己动手修理一番。

到了七八十年代,他依然保持着这样亲自动手的习惯。他常说:“人之贵,在于行;行之贵,在于果。大小事皆然。”由于他是山西人,平日里吃饭以山西口味为主,杂粮、玉米、红薯都爱吃。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榆树结出了榆钱,柳树发出了嫩芽,他就要叫炊事员帮他采集一些做成榆钱饭吃。

除了这些,徐帅还在家里的院子里开辟了一块空地种上了马齿笕,这种野菜成为了徐帅平日里的佳肴。有些客人不解,已经建国这么多年了,为何徐帅特别喜欢吃野菜和树叶呢?

徐帅笑了笑说:“野菜,树叶是个好东西啊,首先它有它独特的味道,又有益健康。今天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待遇优厚了,吃一些野菜,就会想起当年战争年代,想到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作风。”

徐帅的老部下经常称呼他为“老班长”,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的秘书则称他是“布衣元帅”,一直到八十年代,老帅依然本色不改,依然发扬着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对于家庭生活中,他经常提醒秘书和工作人员,节约一杯水、一度电、一升汽油。有时候看到有人不在屋里,却亮着灯,他便默默地走过去,把灯关掉,看到有人在洗衣服的时候长时间开着水龙头,他便说:“北京缺水啊,我们每家每户都应该节约用水。”

而对于他的穿衣,他的秘书说:“老传统,五六十年的标准。”徐帅平时的衣着,虽然不再是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土布和粗布,但也很多是已经洗褪色的灰色涤卡便服,他经常勉励自己的警卫们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学问,有本领,衣裳穿得再漂亮,肚里空空,还不是个衣裳架子。”

这句话背后还有一桩往事。

徐帅勉励小警卫:不要做衣服架子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换夏装的时候,在徐帅身边的一位警卫员突然闹了情绪,他看到一位比他早入伍几年的老警卫提了干,穿上了四个兜的干部服,心里面很不是滋味,心想着:“干的是一个样的活,为什么他穿的干部服。”平日里工作也是懒洋洋的,秘书劝了多次依旧我行我素,毫无改观。

有一次那个提了干的警卫员找他谈话,他竟然说:“以后你们四个兜的干部,要多干,我们两个兜的,就干两个兜的事情。”

没想到这个事情让徐帅知道了,于是把小警卫员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怎么回事?听说你为了两个兜不高兴,闹情绪了啊?”

说完之后,从柜子里取出来一套崭新的干部服放在办公桌上说:“我看我们俩身材差不多,这是我领的新的干部服,也是四个兜,要不你拿去穿吧,组织上不给你发,我徐向前给你发。”

警卫员听到这里,意识到自己错了连忙说:“不了,不了,徐帅,我知道错了……”一边说一边往门口退去。

徐帅和蔼地把他叫回来,耐心地和他说:“我们革命胜利了,进了大城市,不能忘记过去啊,那些为了革命胜利牺牲的同志,他们连两个兜的衣服都没有穿上哩!”

说完之后,拿出来一本《解放军画报》指着穿着士兵服的朱德元帅的照片说:“你看看,我们的朱老总也穿两个兜嘛,你和朱老总穿得一样哩!”

警卫员的脸更红了,连忙说:“徐帅,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工作的。”

徐帅说:“是啊,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学问,有本领,衣裳穿得再漂亮,肚里空空,还不是个衣裳架子。年轻人,要紧的是努力学习,每天老想着那几个兜,是不会进步的。”然后徐帅又给他讲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讲述了一个革命者应有的品格,警卫员越听越感到自己十分惭愧。

周末的时候,他在党小组的会议上诚恳地进行了自我批评和道歉,从此他以徐帅的勉励为进步的动力,没过几年自己也领上了四个兜的干部服,不过他依然穿着那两个兜的士兵服,新警卫问他,为什么不穿四个兜的干部服,他说:“人,不能当衣服架子哟。”

除了吃穿不讲究之外,徐帅的家里也是布置得十分简单,如果需要修缮房屋,增添家具,必须经过他的批准,他的卧室、会客室的墙壁上多年没有粉刷,已经变了颜色。墙上也没有什么名人字画什么的,只有在卧室的窗户旁边,贴着他亲笔写的几句话:“少车多步、少肉多菜,少欲多施……”房管部门多次登门要求重新粉刷,徐帅都婉言拒绝了。

而会客室里的沙发,依然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史家胡同搬到柳荫街时候的“老古董”,有的沙发横木已经烂掉了,徐帅多次用他的“百宝箱”,东修修,西补补,一直到了年的时候,实在无法修理了,才经过服务部门换了一组新沙发。

徐帅心系老区人民:我对不住他们啊!

勤俭一生的徐帅,一直没有忘记当初培养了他,养育了他的大山。

徐向前从年南下广州投身革命,南征北战几十年,在井冈山、大别山、大巴山、夹金山、祁连山、太行山、沂蒙山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流传着他的故事。

建国之后,徐向前经常接待从老区来的干部和群众,每当他们来到徐向前家里之后,徐帅总是拉着他们的手再三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生产活动组织得怎么样,日子过得怎么样,还要问地方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

年的一天,大别山区的领导干部来到了北京看望徐帅。那几天徐帅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秘书为了照顾徐帅的身体,只安排了简单的会见,没想到徐帅见到客人准备起身离去,站起来拉着他们的手说:“不要走嘛,多坐一会儿,我想听听大别山老乡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经济发展哩,你们给我讲讲。”

得到了徐帅的肯定,客人们又坐了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继续聊了起来,讲起了老区的人民如何艰苦奋斗,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传统,如何想念红军和老元帅。

徐向前皱了皱眉头问道:“你们和我说说群众的生活情况怎么样啊,现在改革开放了,老乡们都能吃饱饭了么?”

大家听到徐帅的询问,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一下子冷了场,大家陷入了沉默。

最后还是一位年轻的干部率先打破了沉默:“徐帅,您还记得黄安县的七里坪吗?”

徐向前经常提起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七里坪曾经是他战斗过的地方,怎么会忘记呢?

年11月7日,就是在黄安县的七里坪,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年仅30岁的徐向前成为了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他在红四方面军成立的当天,就在七里坪的河滩上检阅了红四方面军的部队,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七里坪的山山水水,还有那可敬可亲的人民为革命做出的贡献都印刻在这位红军总指挥的脑海里,一直到革命胜利。

就在这支军队成立的三天后,蒋介石集结了15个师的兵力,对红四方面军所在的鄂豫皖苏区发起了第三次“围剿”,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的率领下,历时43天,先后消灭了1.5万国民党军,并且活捉了敌69师师长赵冠英,缴获各种型号枪支余支,迫击炮10余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部队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在此次战役中,徐向前的左肩不幸中弹负伤,留下了终身的伤痕。

徐向前说:“小伙子,我怎么会忘记这里呢?你继续说。”

那位年轻干部有些难为情地说:“徐帅,我曾经陪着新华社的记者去过那里做过采访和调查,七里坪的老乡们缺衣少食的情况很普遍,在我走访的时候,进到了一户姓王的家里,家里七口人,只有六个碗,如果一家人一起吃饭,一个人就得……”

那位年轻干部说到这里,眼角有泪痕流出。

徐帅从陪伴了他多年的木质躺椅上缓缓起身,脸色严肃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七个人只有六个碗?”

年轻干部说道:“是的,徐帅,他家里七口人,只有六个碗。”

在座的当地领导的脸色有些不安,每个人的目光投向了徐帅,见到徐帅也没有说什么,于是他们顺着年轻干部的话,继续讲了一些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话语里显得有些不是很自然。

徐帅听到他们讲话如此勉强,一言不发,靠在躺椅上,半闭着眼睛听着,一脸愁容,也没有了刚才的笑容,客人们见气氛如此尴尬,于是便起身和徐帅告别。

秘书把客人送走后,徐帅半天不说话,当饭菜端上桌之后,徐帅起身走到餐桌前坐下,手里端着碗筷,自言自语地说:“七个人,六个碗啊”

作为徐帅的夫人黄杰,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也默默地跟着自己的爱人为老区的穷苦百姓感到不安。而徐帅一连好几天都闷闷不语,秘书们一连几天都听到年逾八旬的老帅在念叨着:“全国解放了这么多年,老区还是这么穷,我愧对人民啊!”

在这件事情过去第二年,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徐向前向中央写了一份名为《关于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