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30日,在毛主席的指示之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此战,也正式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当时,率领12万大军的刘伯承和邓小平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以大无畏精神,直插敌人的腹心之地。
而当时,随大军一起跃进大别山的,就有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
年12月9日,在大别山转战的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刚刚率领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到达新田铺地区。
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了来自兄弟部队第六纵队政治委员杜义德的电话,杜义德专门询问了陈锡联纵队的位置,并在确认之后,派几名战士用小推车将一个当地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送了过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六纵队随部队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奉命在大别山高强区一带活动。虽然远离了根据地千里之遥,而且还在蒋介石的腹心之地转战,不过,刘邓大军也并非毫无地利优势。
因为,大别山虽然是敌占区,但是,在十几年前,这里却正是红四方面军所建立的鄂豫皖苏区所在地,著名的将军县红安县,也位于此地。在许多地方,甚至家家户户都是红军军属。所以,当地的群众基础颇为不错。
也因此,第六纵队到达高桥区一带后,活动远比其他陌生的敌占区自如,群众的帮助让这支远离根据地的大军如鱼得水。
例如,由于不了解当地情况,六纵队就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当地的一个年轻人带路。然而,就在带路过程中,第六纵队的战士们与这个年轻向导聊天时,他所说的话却让同志们大吃一惊。
因为,这个向导说,他叫陈锡礼,他有个哥哥叫陈锡联,哥哥参加红军20年没有回家,家里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母亲,日子过得很艰难。
听到“陈锡联”这个名字,第六纵队的同志再熟悉不过,因为,他正是这次千里跃进大别山的4个纵队司令员之一,可谓大名鼎鼎。
而且,作为出身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陈锡联的家乡也是大别山高桥区一带。因此,第六纵队的同志连忙询问:你这个哥哥是不是在第三纵队当司令员的陈锡联?
然而,年轻的向导并不清楚这个情况,为了确定这一点,六纵队的同志急忙向领导做了汇报,这才有了第六纵队政委杜义德向陈锡联打电话了解情况的事情。
而当最终确认之后,6纵队连忙派人用小推车将陈锡连的母亲送了过来。
当时,陈母被送进司令部时,陈锡联、闫红彦、刘昌毅以及三纵队的几个参谋正在开会,因此一进屋,闫红彦就问:老太太,您看看哪个是您的儿子?
这时,距离陈锡联离开家乡参军已经整整18年之久,参军时陈锡联年仅14岁,只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贫苦少年,而18年后,陈锡联已经成长为一个统帅数万大军的共产党高级将领。陈锡联的变化,用翻天覆地形容都不夸张。
然而,即便18年未见,母子连心的陈母在将屋子里的一圈人看过之后,毫不犹豫的指着陈锡联说,这个是我儿子。
见到久别重逢、吃了大半辈子苦的老母亲,即便已经经历过无数枪林弹雨,即便在最危险时刻依然面不改色的陈锡联,在这一刻却热泪盈眶。
母子二人18年终于相见,两个人都十分激动,倾诉思念后,原本陈锡联想劝母亲好好休息,却没想到,白发苍苍的母亲却十分有精神,她对着儿子有说不完的话,就这样,两个人整整谈了一晚上。
第2天一大早,陈锡联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照片,给老母亲看她儿媳妇和孙子的样子,这让吃了一辈子苦的老太太十分开心。
然而此时,部队面临的形势是十分紧张的,包括第三纵队在内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都在国民党大军的包围之中,敌情十分严重。
所以,作为部队的指挥官,陈锡联即便再不舍,也不得不率领部队转移。而且,由于在敌占区活动,战事频繁,环境恶劣,再加上部队纪律要求,陈锡联也无法带上母亲一起随部队行动。
所以,母子二人时隔十八年才相见一天,就不得不再度分离。忠孝难以两全,临别之际,陈锡联将自己铺的毛毯、盖的被子都给了母亲之后,问母亲还需要什么。
母亲却说:
看见你了,什么也不要了,原先我发愁死了买不上块棺材板,现在不想这个,只想把老蒋消灭掉,多活几年才好。
陈锡联是如何参加红军的,为什么整整18年都没能回家见到母亲呢?
如同绝大多数红军参加红军的战士们一样,陈锡联也是贫苦农民出身,而且,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彭家村的陈锡联,生活还格外艰苦。
因为,在陈锡联8岁时,有着石匠手艺的父亲在帮人盖房时不慎被石梁砸伤,最终因家中贫困无力医治吐血而死。
父亲的去世,对于这个小小的家庭而言,不啻于天塌地陷。因为,在充满剥削的民国时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要想勉强生存下去,家里的顶梁柱——成年男性是必不可少的。
而此时的陈家不但没有了壮劳力,还留了下了一个单身母亲和4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当时,陈锡联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
而且,这个弟弟甚至根本没有见过父亲,因为在父亲去世时,他仍在母亲的肚子里,是遗腹子。这个最年小的弟弟,正是给第六纵队带路的向导陈锡礼。
父亲去世后,由于家中没有了壮劳力,原本在一起的陈家开始闹分家,最终,陈母和4个孩子分了两间房、两亩薄田。
分家以后,由于家中实在太困难,陈母不得不卖掉一亩,此后,陈母就是靠着夜以继日的给人纺线织布和仅存的一亩田,来维持家中的生计。
作为家中的男孩子,在两个姐姐没有力气干重活,弟弟又实在太小的情况下,陈锡联成了家中唯一的男劳力。他挖过野菜,撸过树叶,掏过花生,也捕过鱼。等他年纪稍稍大点能够独立做事时,就开始给地主当起了牛倌儿。
在残酷的民国,放牛可没有人们想象的“牧童遥指杏花村”那般诗情画意,相反,当时的地主是十分刻薄的,年幼的陈锡联给地主放牛时,总是会挨打挨骂。
而且,陈锡联放牛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把牛牵在山上喂草,一方面,他需要清理牛栏,挑牛粪,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牛不能吃了地里的庄稼。
而到了晚上,无论是春夏秋冬,由于没有地方睡,年纪不到10岁的陈锡联只能钻到牛棚之中睡觉,为了取暖,小小的陈锡联还曾钻进喂牛的草堆里。
除了放牛之外,担柴浇水、收庄稼等农活,陈锡联都没少干,可以说,地主几乎将不到十岁的陈锡联当成年人使用。但是即便如此,对于陈锡联而言,吃饱饭依然只是奢望。
就这样熬了几年,陈家的日子不但没有随着陈锡联年龄增长有所好转,反而愈发艰难。最难的时候,陈母甚至不得不带着年龄稍大的陈锡联出去讨饭。
就这样,陈锡联的母亲带着4个年幼的儿女艰难地挣扎求活。当日子熬到陈锡联十二三岁的时候,轰轰烈烈地的大革命席卷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更成为的革命活动的中心。
而陈锡联的家乡也受到了大革命的影响,并开始出现共产党的革命宣传。大革命失败后,随着共产党领导的黄麻起义爆发,鄂东北地区诞生了第1支革命武装力量。
陈锡联的家乡也成为红军的游击活动区域,此时,已经懂事的陈锡联逐步受到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开始向往不受欺压的革命生活。
然而,当13岁的陈锡联提出想要参加红军游击队时,却被母亲阻挡了,她对陈锡联说:你大姐二姐女孩子,只能帮我干些家里的活,讨饭都不敢去,你弟弟又太小,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走了家里怎么办?
然而,虽然被母亲拒绝,但是脾气执拗的陈锡联还是决定参加红军游击队。因为陈锡联知道,如果不走,这种食不果腹、受人欺辱的苦日子,哪里是个头?
就这样,在年4月的一天夜里,陈锡联趁母亲和姐姐弟弟睡觉,悄悄起床奔向了家里附近的游击队,正式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
而且有趣的是,当时,这支活跃于黄麻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的队长,正是开国大将徐海东,副队长也十分有名,是开国中将詹才芳。
就这样,年仅十四岁的陈锡联加入了红军队伍,也开始了他传奇的军事生涯。陈锡联加入红军队伍之后,随着红军一场又一场的胜利,鄂豫皖边界地区逐步建立了红色根据地,红军队伍也愈发壮大。
而在红军队伍之中,由于随部队四处转战,陈锡联一直没能有机会回家见母亲。直到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宣告成立并发起黄安战役后,参加支前大军、为红军烧水做饭的陈母,才在前线碰见了自己的儿子。
但是,由于是战场上,形势又十分紧张,因此,母子二人之匆匆说了几句叮嘱的话就分开了,而这一分开,竟是16年。
打下黄安之后,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等人的领导之下,又接连取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鄂豫皖苏区也不断发展壮大。陈锡联在红军队伍中由于作战勇敢善于动脑,不但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也从一名战士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年8月,由于鄂豫皖苏区的不断发展壮大,直接威胁到了蒋介石的老巢,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再次纠集30万绝对优势兵力,发动了对于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此时,敌人不但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兵力也超过红四方面军10倍之巨。在这种情况之下,鄂豫皖中央分局决定方面军主力经过平汉线向外线转移。
而此时,在红十军第三十团特务连担任指导员的陈锡联,也随部队离开了家乡和鄂豫皖根据地,并西征到达川陕地区,彻底离开了家乡和母亲。
红四方面军到达川陕地区之后,迅速在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地区建立了川陕苏区。并和当地人民群众一起粉碎了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
正是因为接连的辉煌胜利,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川陕苏区就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
而且,红四方面军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扩编。当时,红四方面军不但由原来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武器装备也有了大大的加强。而在这次扩编之中,陈锡联也“升官”了,成为红30军88师第团政委。
年11月1日,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毛峪镇召开党政工作会议,由于在反六路围攻时作战优异,战绩突出,陈锡联率领的团被授予了“钢军”的旗帜,陈锡联本人也从团政委被调任为第四军第10师副师长。不久之后,他又成为十一师政委,成为红军名副其实的高级将领。
然而,就在陈锡联升任11师政委后没多久,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在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年3月28日,在红25军、中央红军先后离开根据地踏上长征之路后,红四方面军也离开了建设了近三年的川陕苏区,踏上了长征之途。
在长征路上,陈锡联吃尽了苦头,他曾身患重病,几乎被医生判了死刑,也曾在作战之中身负重伤。
就这样,历经波折之后,年10月,红四方面军终于长征到达陕北,三大方面军主力成功在陕北会师。
紧接着,年7月7日,随着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而在此时,已经达成国共合作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陈锡联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则和红31军、陕北红军一部一起,被改编为八路军第师。
当时,这个师的师长为刘伯承,副师长为徐向前,政训处主任为张浩(后为政委)。陈锡联则从红十师师长改任第旅第团团长。
被改编为八路军后不久,陈锡联就随大部队跨过黄河,踏上了抗日战场。而此时,已经参加革命8年之久的陈锡联,也只有22岁。
就这样,年仅22岁的陈锡联率领团多名八路军将士踏入了敌后战场,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抗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踏入抗敌后战场后不久,作战勇敢且极善于动脑的陈锡联就敏锐地通过敌军飞机的动向,找到了日寇在山西战场的飞机老巢——阳明堡机场。
找到敌人机场后,陈锡联果断地率部突袭阳明堡机场,一举烧毁日军24架飞机,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夜袭阳明堡也成为八路军师进入抗日战场后的首胜。
也因此战,陈锡联还登上了国民党的报纸,一时间,陈锡联和阳明堡机场之战轰动全国。同样因此,远在家乡的陈母偶然间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大儿子的名字。
为此,思子心切的陈母还托人带来的一封信,当时,这封信是陈母请一名秀才代笔写的,在信中,母亲除了表述想念儿子之外,还专门询问,报纸上看到阳明堡战斗胜利的报道,提到的团长陈锡联,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然而,由于在敌后频繁转战,陈锡联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去看望母亲,只能将对于母亲的牵挂和愧疚深深的埋在心里。
而当陈锡联和母亲再次见面时,已经到了文章开头讲述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之时。然而即便此次见面,由于战事紧张,母子二人也只见了一天就不得不再次分别。
母子二人再次相见,则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然而,即便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大陆上已经没有了战火和硝烟,但是,作为解放军首任炮兵司令,陈锡联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愈发繁忙。
因此,革命胜利后,陈锡联依然没有多少机会回到家乡去陪伴母亲。年,吃了一辈子苦的陈母病逝,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英雄母亲,再也没有了陪伴儿子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