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军在47年瞄准山东和陕西两片重点区域出击的时机,中野执行军委决策,果断把部队主力转入敌人作战力量相对薄弱的中部,向南进击从纵深上威胁国军核心区域,(左右分别是武汉和南京)迫使敌人畏手畏脚,其战略意义深远。不过有一个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进军山区使得原本我军的主力部队中野实力受损,中野在48年的实力反而明显不如47年进山之前。为什么一定会付出这样的代价呢?
首先来讲武器。熟悉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了解一个著名的战例,就是47年5月发生在华野和敌主力74师之间的决战,地点在山东孟良崮。这场战役如果按照部队的人均战力而言,74师早在抗战时就令日军畏惧(前身王耀武的74军),内战时又配备了美械重武器,华野如果没有兵力上五倍于敌人的明显优势,很难三天之内就打掉敌人的这个王牌。另外74师上山,本身就丢掉了自己最大的资本:重炮。当时敌人的火力建立在美械基础上,是比华野的武器更强悍的。稍有常识便知道,40年代的公路和山路水平,靠再多的人力也无法将重武器拖上山,所以74师上孟良崮时把大量火炮丢在山下,丧失掉了武器优势。
当时的中野也是面对这种情况,74师上孟良崮还只是座平顶山,而中野要进入的山区却是崇山峻岭,难度更大。再加上长距离行军,河网密布又加之黄河支流多,经常改道河水泛滥,像山炮、野炮、榴炮这样质量大的装备,无疑会在黄泛区陷入淤泥,根本带不走。当时中野为了赶时间,不仅无法带这些家当上山,甚至也来不及处理给华野等兄弟部队。所以中野进入山区后,只剩下了轻重机枪和步枪等武器,迫击炮和小口径的山炮都是十分珍贵的,另外行军仓促,也没有置办足够的炮弹,仅剩少量火炮也面临没有弹药的困境。挺进大别山前,中野炮兵空前强大,但到淮海战役时,炮兵还不及47年初的水平。其主要损失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这时主要毁弃的是重炮,损失约70%。
再来说人员,中野的前身部队合计有28万人之众,老兵众多,从人数和质量上看,无疑是我军最强的主力部队之一。其实向大别山转进的过程中,并非28万人一起行动,而是只有12万4千人渡过黄河。但是到了48年2月,这支主力中的主力竟然只剩下了区区6万人,减员率接近百分之五十。人员损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粮食匮乏。之前中野作战是有百姓基础,物资保障的,但是大别山区不同,人口容量有限,部队也是一样,饿死的和溜号的士兵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重武器水平的下降导致部队战力出现较大下降,在善于打山地作战的桂军面前,作战减员严重。中部山区是桂系当时的势力范围,主要的作战部队桂军虽然是敌方部队,但却是国军地方军当中最具实力的,并不比中央军实力差,堪称国军的王牌队伍,比整74师、18军等中央军主力也不遑多让。综上,中野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在大别山站住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