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大别山 >> 大别山位置 >> 老社长的退休事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一)

我对退休一直充满向往。三十多岁的时候,我给老父亲放言:别看我现在这么累,四十岁就退休。等到马云宣布退休的那一年,年过四十还在奋战的我再次感叹:我什么时候才能够退休呢?于是再次许愿:要比马云早退休一年。

晋级教育创始人窦昆演讲现场

人到中年,我就在研究晚年了。就像我在青年的时候,就在研究中年生活,所以毅然从报社辞职从事学生托管行业一样;就像我在少年的时候,就在研究青年生活,所以十二岁就推着三轮车上街叫卖东西赚钱一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研究退休问题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拼搏是为了不拼搏,奋斗是为了不奋斗,上班是为了不上班。一个人,是一定要退休的,而且退休越早,代表着越成功。问题在于,退休以后做什么?退休后跟谁在一起?退休以后别人怎么看?

为了找到答案,近年来我喜欢跟老年人厮混在一起,愿意观察老年人的生活,跟老年人深入交流。年轻的时候当记者,我结识过一些有权力的人,并不愿意多接触,等到他们中的一些人退休以后,“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了,我反倒跟他们走得更近了。比如,我参加工作第一站,县报社的社长,他在任时我只是远观,他退休以后,我聘来做事,前后七年,月薪万元,算是身边跟我交流较多的人了。

经过我研究发现,老人的生活,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生活贫乏,很孤独,经常一个人或老俩口,一日三餐,混吃等死,也可能偶尔锻炼身体,想让这孤独延续得更久一些吧,这是城里人尤其是原工作单位比较好的人,常见的退休后的活法;第二种是依然为物质为金钱而打拼,发挥余热从事第二职业,获取经济收入,有点和年轻人抢饭碗的味道,这是农村老人和工地上年龄大的农民工常见的活法,基本上算是没有退休;第三种是物质无忧,精神上也充实,一群老人打成一片,琴棋书画,诗酒歌茶,自娱自乐,乐在其中,成天忙着跳广场舞的大妈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层次不同罢了。人各有志,每个人退休前的基础不一样,性格、人缘不一样,导致退休后的活法也不一样,我且不做评价。

近日,和毕志伦老先生重逢,让我认识到了另外一种退休的活法,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充满向往。

说重逢,有点抬高我的意思。年,我进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下属的楚天都市报编辑部工作,没过多久,传媒集团换帅,一把手由周年丰换成了毕志伦。直到我年底离开报社前夕,报社社长才换成另一个人。我在省报工作的几年中,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把手就是毕社长。我也亲身感到,那几年报社事业蒸蒸日上,我们做编辑记者的,经济收入高,出门也受人尊敬。当然,也跟那个时代纸媒迎来风口有关,而毕社长抓住了机遇大干快上,在我辞职前,所有人搬进了全新的26层高的楚天传媒大厦办公,便是例证。我在报社期间,充其量是个领导口中的业务骨干,当过楚天都市报襄阳记者站站长,算不上什么职务,面对毕社长,只是编辑部开会时他出席过,远远在台下听他讲过话,偶尔在电梯里遇见过,感觉没什么架子,脸上笑容比较多,多的不了解,印象还是不错的。我早就认识他,他断然不认识我,再次见面,能叫久别重逢吗?之于我,算是吧,至少在那一刻,我有一种重逢的亲切感。

那是年4月8日上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画摄影协会的一批书画家、摄影家,一群头发花白或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晋级教育武汉基地,举办笔会和联谊。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画摄影协会合影

我作为东道主全程接待,其中有我在楚天都市报工作时经历的两任总编辑蔡华东、曹山旭,另外给我带来惊喜的,就是毕志伦先生。我在开场即兴所致的欢迎辞中,道出了我的心声:“感谢你们过去给我的吸纳和培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那段经历,让我从县报、市报走进了省报,对我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感谢你们今天对我的加持和赋能,让发展中的晋级教育多了一份力量和影响;感谢你们对我明天的示范和引领,我将来也会老的,退休后过什么样的生活,正是我现在就在思考的问题……”

晋级教育创始人窦昆现场致辞

毕社长算是第一次认识我这个“老下属”,现场表现得低调。后来,大家纷纷拿起毛笔,挥毫泼墨,毕社长开始上阵,书写了“长风万里”四个字,以及《登黄鹤楼》这首诗的内容。我不懂书法,但看到毕社长在写字时属于一气呵成,看了作品有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如果装裱出来,应该不输于那些书法名家。

毕社长现场书写《长风万里》

毕社长现场书写《登黄鹤楼》

中午,所有人一起小聚,气氛甚欢。毕社长拉我坐在他身边,和我碰杯之际,告诉我,他退休后在麻城老家修了一座书院,在山里,建设得还不错,邀请我有时间去做客。我当然是一口答应,但实话实说,也有点应景的味道,“有时间一定去”,但是我的时间真是好紧张,不知道啥时候能去那里游山玩水。

事毕,因为其它杂事,在武汉停留两天,接到毕社长电话,说是邀我第二天见面。我于次日中午时分,到了报社旁的一家餐厅,和毕社长及其老伴胡阿姨一起吃了顿饭。我得知,他们两口子老家是一个地方的,一岁时就指腹为婚,定下的娃娃亲,如今两个人都年过七旬,依然相敬如宾,夫唱妇随。这顿饭,气氛是温暖的。就是一顿饭的功夫,我决定马上要跟随老社长去一趟麻城大别山区;准确说,就是一句话打动了我——

我问老社长,现在国家对建房手续管理这么严,你做的几栋房子,有房产证吗?他回答:“房屋的产权都是村集体的,没有一块砖一片瓦是我个人的,全是捐给村里的,我什么产权都不要。”

因为这句话,我想去那个叫麻城木子店毕家大湾的地方,看看书院到底建得如何,有没有实际作用;其实我更想的是,能有机会跟毕社长多聊聊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退休以后为什么要在村里建设这样的书院。

刚好,麻城市关工委即将在那里举行赠书仪式,我们当场商定,届时我随同毕社长一同前往。

(二)

年4月20日早上7点多,前一天刚从湖南永州赶到武汉的我,带着司机小马到报社门口,接上了毕社长,驱车前往麻城。武汉的交通在大城市中已经变得不错了,连出城都是一路畅通。通往麻城的高速路上,道路或直或弯,太阳时隐时现,山脉高低起伏,就连雨也是忽来忽去、忽大忽小。在车上,我和毕社长一路聊着他的经历,配上这窗外风景,倒也是挺合适的——

通往麻城的高速路

毕社长生于年,居然和我父亲同龄。他是地道农民的儿子,11岁时父亲去世,缺衣少食,生活艰难,他却一边上学一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勤工俭学”,坚持完成了高中学业。年8月,他考取华中农学院,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人生地不熟的孝感工作,在县市基层干了20年,调任省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后任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4年,接着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担任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4年,退休前担任的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代表选举和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毕社长的百度百科

这样的简历,在百度上也能看到。看似一帆风顺,实则每一步,听听其中的故事,都不容易。简历是枯燥的,能够跟老人在一起聊着他的人生往事,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收获。

比如,毕社长从报社离任以后,有人反映,楚天传媒大厦的电梯采购中,他本人收受了贿赂。上级对此进行调查,发现电梯是大楼承建方赠送的,报社作为业主方根本没有付款。审计部门对他在报社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报告结论是:未发生违反廉洁规定的行为。一个正厅级领导干部,省直实权单位的一把手,能够安全着陆,平稳退休,也不简单啊。

楚天传媒大厦

再比如:我所在的《楚天都市报》有一年发表了一篇“毒面粉”的报道,其中有个小数点写错了,省委常委会开会讨论,要求追究编辑部负责人和当事记者的责任,毕社长会上发言,陈述事实,“毒面粉的报道,事实是存在的,只是记者写错了一个小数点,属于笔误,如果说有责任,责任在于我,我向省委做检讨”,他自己主动承担了责任,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很开明,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就在报社工作。作为记者,我并不知道老社长为一篇报道还做了检讨,但能够感知的是,那几年采写编发稿件尤其是批评报道,还是挺顺利的。

退休后,为什么想到老家建设书院呢?毕社长说,最开始,他加入了省里的几个协会,跟省里的一些老领导一起,练字,研究三农,同时,写了几本书,没让自己闲着。正是在写书的过程中,回顾人生历程,他再次感受到读书对自己的巨大帮助,回想起小时候农村的生活,联想到在老家至今还有很多人不读书、没书看、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甚至连学校的孩子也缺少课外书。于是他回到村里,带头捐款12万元,村里人也纷纷解囊,在集体土地上做起了一栋房子,取名“后山书院”。存放图书的位置有了,专心看书的场地不够,他又自己拿出50万元积蓄,做起了第二栋房屋,书院的面积达到了多平米,藏书也更多了。

我更喜欢听的是书院建设背后的故事,遂问:单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建得成一座书院呢?毕社长兴致盎然娓娓道来:你说对了,其实,这也都是大家支持的结果。比如:湖北省各家出版社,都给书院捐助了大量图书,不到一年间,收到赠书万余册,“我在省委宣传部当领导多年,有一批老部下老同事,听说我在老家干了这么一件事,都很支持我。”再比如:省政府老领导贾天増为书院命名,省委老领导蒋祝平为书院题名,还亲自到书院参观。“一些企业家听说了这件事,也捐款捐书,支持我,没有大伙的支持,我搞不起来的。”

后山书院接受捐赠的图书

毕社长身材清瘦,精力充沛,我每提问一次,他都能滔滔不绝作答。而且,对我这个当年下属的下属的下属,交谈时总是身体微欠,目光平视,面带笑容。

毕社长

我曾经在报社充电多年,然后下海创业,从事的是教育行业,服务的对象也是小学生。而且,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也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毕社长的话,总是能勾起我小时候的回忆,总是让我想起我的老家,我当年的小学,也想起去年疫情期间,我到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谷陇镇中心小学捐建农村小学图书馆的场景。

贵州捐赠仪式合影

晋级教育在贵州捐建的学校图书馆

偶尔我们沉默下来,毕社长闭目养神,我低头看到他脚穿的运动鞋已经泛白发旧,不由得陷入沉思,一个想法悄然而生……

(三)

车在大别山里的高速路上,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在与安徽交界的地方,一个叫木子店镇的地方下了高速。又走过两三公里的通村公路,就到了毕家大湾,后山书院,便出现在了眼前。

通过一段香樟簇拥的林荫道,就来到了毕家河大湾

毕社长感叹道:现在方便了,公路修得好,我们这个镇是最偏远的,以往都是山路,我小时候到县城读书,早上出发,晚上才到,要走上一整天时间啊。

书院所处位置并不张扬。前面是一栋三层高的民房挡着,两旁也都是三层高的民房,后面就是山。牌坊不大,两个人并排可进,但青石建筑成色有点年代感,顶部的红色泥瓦透着庄严,“毕家河”三个字由原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题写,一下子提升了档次。

后山书院

拾级而上,几步台阶后,书院的第一座房屋,是一间大厅,青砖红瓦玻璃窗,里面挂满了书法和摄影作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摄影作品

书法作品

房屋里悬挂的一些牌匾显示,这个书院已经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和肯定,其中有一块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另一块是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颁发的“中心农家书屋”。墙上悬挂的照片也表明,这里曾经迎来了不少贵客。毕社长向我介绍:前不久,楚天书画摄影协会新任会长蔡华东(也就是当初招聘我进报社的总编辑)也来过这里。

从后门出去,看到第二座房屋,更气派一些,两层高,一楼是一排一排的图书,二楼则是看书的房间,还有会议室。

有一些小学生,还有村民,在这里看书。也许是配合当天的活动,特意组织的吧,但是,我想,就像城里人看书也是到图书馆、书店更能静下心来一样,爱看书的村民和学生们,来到这里看书,也会更有氛围、更有效果。后来,我悄悄问了村里人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来看书吗?回答是:有人看,村民随时都能来,自愿的,旁边镇小的学生,轮流会到书院来看书,是学校统一组织的。

毕社长带我参观时,给我打开了第二座房屋的后门,指着房后的一片废墟说,这里准备再建一栋房子,当做“毕昇文化馆”,发掘毕昇文化,争取让书院成为文化旅游景点,影响更多人,也帮助村民发家致富。他挥着手描述规划的时候,眉飞色舞,神采飞扬,我依稀看到了我过去和当下创业的影子。

毕社长

麻城市关工委向后山书院赠书仪式,正式开始了。一系列领导讲话,按照官方惯例的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议程安排、主持人发言、领导拿着稿子讲话来看,这个活动当地是很重视的,也来了一些省市媒体现场摄像拍照。显然,几年的时间,毕社长牵头建设的后山书院,已经成了典型,一举一动都具有媒体报道的价值。我想,这也是毕社长的高明之处:不愧是个老宣传,知道宣传的重要性,按说,他官居要职多年、出版专著多部、年龄已经至此、可谓功成名就,他如此重视宣传,显然不是为了个人出名,而是通过这样的报道,能够让书院的建设和发展,赢得社会各界的更加重视和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毕社长就是高!

毕社长在赠书仪式上发言

在最后一项议程毕社长讲话前,主持人有请我发言。并无准备讲稿的我,被现场气氛感染了,拿起话筒,首先对面前的一群小学生讲了一个要好好读书的童话故事,现场鸦雀无声。紧接着,我讲了我们兄妹三人从农村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真实故事。最后,我宣布了一个决定:由晋级教育出资,设立“后山书院晋级读书奖”,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面向木子店小学的同学们,表彰10名好读书、读书好的学子,给予现金和物资奖励。所讲之言都是发自肺腑,所设之奖都是非设不可,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会场一次次响起掌声,我相信,这掌声也是自发而来。

晋级教育创始人窦昆在赠书仪式上发言

整个活动中,毕社长除了带我参观,以及最后的讲话以外,所有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善后事宜,我发现,他都没有参与。镇上的书记,村里的书记,书院的院长,村里的百姓,跑前跑后,帮着张罗。我问,这里面有没有他的亲戚,叔伯兄弟之类的,他说,他们都不在村里了,这里面没有他们。当地乡亲们用行动表达了对后山书院的支持,让我看到了他们对毕社长发自内心的尊敬。

麻城市关工委捐书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合影

一个人退休以后,用自己的财富,用自己的精力,用自己的人脉,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为赚钱,不为养身,不为名誉,不为留给子孙后代,就是为了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安宁。这种感觉,真好!其实,世界上很多富豪退休后都选择了这种活法,说明这样做是很好的。

活动结束,临别之际,我和毕社长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毕社长说:“我当社长的时候,可惜不认识你呀!”我说:“你要是那时候认识我了,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了。”

人生就是这么峰回路转,不知道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再相见。我们相约:以后每年的4月23日,我都会跟随毕社长一起,到这大别山深处的后山书院,为获得“后山书院晋级读书奖”的孩子们颁奖,为他们演讲。生意场上,无论多忙,我想有更多的机会,向毕社长学习这种退休后的活法,因为有一天我也会老、会退休。等我退休了,也要这么过!

当天入夜,我在朋友圈转发省政府门户网站有关本次活动的报道时,配了一段文字: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实地踏勘湖北日报集团老社长捐建的后山书院,我的灵魂被召唤,愿意去唤醒更多大别山的孩子。(文窦昆)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