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30日晚,按照老人家和中央军委的要求,晋冀鲁豫野战军经过精心准备,把作战部队精编为四个纵队,总计12万4千余人,在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公里的地段上,突然发动,一举突破天险,强渡黄河,揭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这12万人,晋冀鲁豫野战军最能打的部队,也是兵力最强的野战军,加上地方部队,他们当时大约有30万人马刺,不过,在出发前,把地方部队和后期机关都留在了当地,只带上第一、第二、第三、第六这4个纵队11个旅。这一行动,立马引起了老蒋的恐慌,他调集各路大军前来阻击刘邓大军。
一路上,面对强敌,刘邓大军是边打边走,危急时刻,还扔掉了绝大部分的重武器,历经千难万苦,终于于年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到了后,大别山区已经不是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了,老百姓因为害怕老蒋秋后算账,也没有能够形成根据地的局面。而在安徽境内,桂系军队长期驻扎,经营得非常好,加上时任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的亲自指挥,刘邓大军处境非常艰难。
年12月31日确山战役的失败后,12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一半了,处境更为艰难,经请求中央,于2月份开始,秘密撤出大别山。按我军惯例,主力撤退时,必定会留小部分部队牵制敌人。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时任第六纵队十六旅政治委员张国传将军的头上。
当时,给他留下的部队,只有一个团。而围剿他的敌人,是他的数十倍,对手又是有着“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张国传将军率领这个团,深入发动群众,并积极联系地方武装,不光让白崇禧拿他没办法,而且,还有效牵制了白崇禧的华中剿总部队,尤其是淮海战役打到关键时刻,老蒋令华中剿总出兵,白崇禧以被张国传牵制着,无法出兵为由,拒绝出兵,可以说,张国传将军为淮海战役也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对此,鄂豫军区首长两次通报表扬张国传在大别山建立的第五军分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