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军将领中,白崇禧有小诸葛之称,但许多朋友却对此并不认可,认为他配不上这个称号。啥原因?主要是白崇禧在解放战争中出场的机会不多,三大战役一个也没有参加,广西战役时又被我军横扫,不少人据此认为白崇禧水平有限,实在不配称小诸葛,但其实这是个误解。白崇禧的水平究竟如何?看看中野从大别山出来时还剩多少人就懂了。

年7月初,为了完成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多人突破黄河防线,发起了鲁西南战役,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消灭敌军9个半旅6万余人,由此拉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经过艰苦转战,打破了国军的围追堵截,在10月末的时候终于在大别山站住了脚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身在南京的老蒋坐卧不安,立刻命令时任“国防部长”的白崇禧坐镇九江,指挥15个整编师33个旅的兵力对大别山进行围攻。

那么白崇禧上任后都用了哪些手段来对付我军呢?军事上他严禁各部孤军突进,每次行动至少都是两到三个旅抱团滚动,根本不给我军各个击破和分割包围的机会,以此来逼迫我军和其拼实力拼消耗;同时白崇禧还令桂系主力第7军和整编第48师等精锐不断对我军进行尾追袭扰,这些桂系部队长期在大别山一带驻扎,极善山地作战,对这里的情况比我军还熟悉,我军和他们交手时很难占到便宜。

在军事进攻的同时,白崇禧还想方设法割断当地百姓和我军的联系。为此他采取了保甲联防和“五家连坐”等严酷手段,并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置关卡,对进山的百姓严格搜查,要求他们不能带一根火柴和一粒粮食进山。白崇禧这一手十分毒辣,中野挺进大别山本来就是无后方作战,粮食的补给和伤员的安置都要依靠当地百姓来解决。如今这种联系却被白崇禧给切断了,我军的粮食补给和伤员安置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除此之外,白崇禧还把那些地主、乡保长和革命叛徒组织起来,成立了“小保队”。这些人不但熟悉当地的风俗民情,对我军的游击战术也比较了解,经常对我军的小股部队和掉队的伤员进行袭击,比国民党的正规军更难对付。面对敌人多种手段的“进剿”,刘邓大军的处境日益艰难,已经解放的30多座县城又先后被敌军占领,粮弹补给几乎陷入了绝境。

面对日益严重的局面,年2月上旬,刘邓大军开始转出大别山。中野主力跃进大别山时共12万余人,转出大别山时全部野战军只剩下人,兵力损失过半,重武器几乎损失殆尽。淮海战役爆发时,中野的兵力虽然恢复到了12万人左右,但全军的山炮、野炮和步兵炮加起来才只有几十门,后来在华野的支援下才将黄维兵团歼灭,中野在大别山转战时的损失之大可见一斑。以此来看,称白崇禧为小诸葛似乎并不为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