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达人讲解脱贫攻坚
第七集:红色+绿色,这条路不简单
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到成为大湾村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余静用了五年时间。作为一名出生在金寨农村的“80后”,余静从小就对这里的大山和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
为了弄清村民的致贫原因,余静走遍了全村37个村民组。白天走村入户、夜晚整理材料,成为余静驻村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
“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这曾是大湾村的真实写照。作为安徽省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直到年底,大湾村仍有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近17%。
过去,这里是革命老区。一度,这里成了贫困的发生地。
近年来,大湾村严格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口碑好和专业优势强、综合能力强的标准,选派“第一书记”,制定优选办法,以“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任用干部”为导向,营造争当“第一书记”的浓厚氛围,优先把优秀人才充实到“第一书记”队伍当中。在脱贫攻坚一线,一大批共产党员克服困难,带领贫困群众走向美好新生活。
大湾村年预脱贫户陈泽申,中年丧子、老伴过世,之前与孙子住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作为第一书记的余静平均每周都会去他家走访两三次,为他筹划如何尽早脱贫,争取多项帮扶措施。
“很多人问我后悔不后悔?我说不后悔,我还是那句话,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湾村坚持“红绿结合”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绿色资源。现在,大湾村已有三处红色遗址,并将继续深挖其红色故事;绿色主要体现在茶产业上,过去大湾村茶园不到亩,今年已发展到亩,未来将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余静说,“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吃上‘旅游饭’,从去年开始,政府帮助我们打造大湾村漂流项目,建立26栋精品民宿。我们要为游客提供全流程服务,扩大村民参与度,增加村民收入。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相信大湾村会越来越受欢迎。”
长期以来,许多老区交通闭塞,发展比较滞后,但思路一开天地宽,大湾村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旅游业等支柱产业,蹚出了一条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新路子。
近年来,大湾村干部群众秉持“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强基础、立产业,脱贫攻坚一年上一新台阶,年贫困发生率降至1.3%,实现贫困村出列。年底当地贫困人口减至4户8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
大湾村的幸福故事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对于“穷怕了”的大湾人来说,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大湾村的重生也是众多老区告别贫困、走向小康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一个又一个的大湾村还将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总策划:严文斌
总监制:叶俊东刘菁
副总监制:丁玫王永前孙爱东
执行策划:王新亚许小丹潘阳杨玉华
监制:孙爱东
总导演:史劲松
统筹:侯岩同王小丹
导演:王福丽
执行制片:熊庆华袁帅
文稿:戴威马康宁卜寄傲
摄影:汤阳金剑屈彦
主讲人:汪奥娜
剪辑制作:张初韦含笑王福丽
栏目包装:毛杰陈宏陈闻驷
新媒体推广:盖艺腾马小茏
项目运营:王小丹张初
美术设计:焦云伟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安徽分社
联合制作
半月谈杂志社出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