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一个红色遗迹都深深埋藏着一段红色记忆,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华正茂,百年初心依旧。

为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映象网特推出“百年与共”之“追寻初心中原印记”系列报道,寻访河南红色遗迹,回顾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追寻红色初心,讲好中原红色故事。

映象网记者崔学庆见习记者崔志良

年,兰考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年,被确定为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27%。年2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中国第一批完成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兰考县不仅是全省第一批脱贫县,也是全国第一批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更是仅有的两个摘帽县(市)之一。摘帽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

“我们将按照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依托、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接作为第一任务,努力打造新时代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示范县、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擘画美丽宜居兰考新蓝图。”3月17日,全国人大代表、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接受采访时说。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厚植乡村振兴新优势

“我们将做优做强带贫产业、持续做强主导产业、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建美丽宜居新兰考。”李明俊说。

以发展优质粮食、优质花生、优质红薯、苗木种植、养鸡养羊5种龙头带动自主发展型产业,瓜菜、食用菌、经济林、养牛、乐器5种能人带动自主创业型产业为主体,由龙头企业、能人带动,企业订单式回购,解决群众销售难题,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逐步形成现代家居、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体系,构建“一区三带多园区”产业发展布局。以富士康科技园、光大科技园、博源电力、福尔盾消防为重点,不断发展科技产业。

依托北京首农畜牧、蒙牛乳业集团、花花牛乳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奶业产业发展“三个一工程”建设。依托正大集团、禾丰集团、晓鸣禽业等龙头企业,培育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依托焦裕禄精神和黄河资源、生态资源的独特优势,打造“红+黄+绿”旅游产品体系,带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鼓励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通过空心院、空闲地的整治,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开展拆墙透绿行动,加快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兰考“新三宝”品牌塑造和优质农产品发展,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连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与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郑州果树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种植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金量。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提升乡村振兴新品质

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城乡统筹一体化推进,完善乡村道路、管网、亮化、绿化、广场、游园、美丽庭院等,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群众通过“三捐”修建村内胡同,县级配套修柏油路面。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水清、树绿、干净有序”人居环境为目标,健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分类先行、奖惩推动”兰考模式,推动农村闲置荒废宅基地和“空心院”“一宅变四园”改造,达到村庄全域环境“十无一规范一眼净”,按照“五净一规范”标准,持续提升户容户貌,鼓励家家争创“美丽庭院”,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推动绿色循环发展。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控化肥市场等措施。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加大对全县30个秸秆收储网点补贴力度,依托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面提升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

大力推进全域绿化。以“一环六线”为主要载体,加快乡村建设,探索独具兰考特色的“一廊三带”乡村振兴模式,建设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环村绕乡的生态屏障、花果飘香的美丽村庄,村内主次干道栽植本地乔木树种,形成一街一景;鼓励群众利用院内外空闲地建设小果园、小花园,每个村原则上选择一个树种,形成一村一品;村内建设平方米以上的绿地游园,形成一村一园。实现院内有果、院外有花、村内有园、村外有林,建设生态宜居的森林乡村。

以乡风文明为依托,培树乡村振兴新风尚

打破以往理论宣讲的固化模式,开展“一米团”“夜间小板凳会”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兰考农村大地牢牢生根。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培育壮大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打造文明实践全面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百姓民生工作的精品范例,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制度,使村规民约“小章程”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硬杠杠”。

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四级创建”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力度,选树典型,开展“幸福饺子宴”等活动,坚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评选以及典型人物事迹宣讲,转变群众的思想认识,激发百姓的内生动力。

加快博物馆项目建设,开展黄河文化、农耕文化遗址遗迹线索普查,加强黄河文化研究。对张良墓、园艺场、吴家大院等老建筑群文物进行保护性修复,确定一批文保单位。评选一批特色文化村落,挖掘和弘扬优秀乡贤文化,传承和推广优良家风家训。加强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创建乡村振兴新模式

出台《“三破三解”激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六条措施》,从在职干部、退伍军人、创业成功人士、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优秀人员中,确定党支部书记和其他“两委”干部后备人选,建立后备人才库,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健全完善村级议事会、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体系,调动村民参与村组事务积极性。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运用好村务监督“”工作机制,加大村务公开工作力度。

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和具体扶持措施,引导各村通过土地规模流转、盘活集体资源资产、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措施途径,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推进“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实现村(社区)全覆盖,以村(居)法律顾问、村(社区)民警等为主体,推动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向乡村延伸,加大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力度,将乡村治理并入法治化轨道。

以“一中心四平台”、智慧综治中心等为基础,发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十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探索“1+3+N”乡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拓展完善各类社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星级平安村(社区)创建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强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进一步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升零工市场、综合招聘市场等招聘场所服务能力;加强创业培训和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创新创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商、民宿经济、家庭农场等。

进一步加强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创业贷款的扶持。通过“外出务工、产业体系就业、乡镇产业园就近就业、居家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五种就业模式,搭建服务平台,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实现稳定就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规划建设5分钟购物圈、公厕圈、阅读圈、医疗圈、健身圈。加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10分钟”养老服务圈,进一步拓展其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提升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强化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和文化器材、人、网络等扶持,开展“城乡文化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叫响“文化礼堂幸福兰考”“天天文化馆幸福看兰考”“全民阅读·书香兰考”等品牌,以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