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号角——小河会议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马举魁
年初,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调整战略部署,决定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动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7月,转战至靖边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过充分的准备与酝酿,在小河村运筹帷幄,做出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决策,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中国革命的大转折关头,历史选择了陕北黄土高原的小河,小河创造了扭转乾坤的革命历史。
小河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为总结一年来人民解放战争的经验,讨论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后的有关任务,部署各战区的协同作战和解放区土改等工作,中共中央需要召开一次会议,研究确定重大战略问题。
研究决策解放战争的战略问题。年1月,中共中央就开始考虑晋冀鲁豫野战军发动豫皖苏战役,向中原反击,转到外线作战的问题。5月,全国各战场人民解放军取得了重要胜利,转战在安塞王家湾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通过新华社传递出了准备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信心。在华北战场,晋察冀解放军发起正太战役,歼敌3.5万人,切断了山西与河北之间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完全孤立了战略要点石家庄,把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在山东战场,华东野战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全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山东战局已经开始改变。在东北战场,东北野战军发动了夏季攻势,歼敌5万多人,攻克城市42座。在陕北战场,西北野战兵团主动放弃延安后的一个半月中,取得“三战三捷”,基本稳定了陕北战局;7月,又收复了三边分区全境。当敌我双方的力量开始发生变化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亟需研究部署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后的战略发展问题。
研究刘邓大军揭开战略进攻序幕后的主要突击方向问题。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12万余人,于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公里的地段上,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发起鲁西南战役,由此开启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下一步进攻的主要方向在哪里?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方式?都需要中共中央作出战略决策。
研究陈赓兵团结束晋南战役后的发展方向。5月初,陕北战局吃紧时,中共中央曾考虑陈谢兵团西渡黄河至陕北,受彭德怀、习仲勋指挥,协力击破胡宗南集团,保卫陕甘宁边区。随着陕北战局的好转,毛泽东谋划陈赓兵团使用在哪里最适合,需要向各主要战场指挥官征求意见。
研究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问题。6月,陕甘宁边区几乎全部县城和大部分乡村被胡宗南集团占领,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又遇到了严重春夏旱灾,耕地面积减少万亩,粮食减产十分严重,仅绥德一带受灾人口就超过40万,老百姓无粮可吃,佳县、镇川、米脂等地数万灾民渡河逃难,天灾人祸双重打击下,陕甘宁边区已无力保障大兵团在陕北战场作战。
小河会议擘画的战略决策
年7月21日至23日,在位于靖边县城东南约四十多公里一条南北走向沟壑内的小河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史称“小河会议”。参加会议的中央领导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和杨尚昆,西北局、西北野战兵团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负责人彭德怀、习仲勋、贺龙、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张经武以及从晋南前线赶来的陈赓。会议讨论并确立了由人民解放战争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在军事、政治、土改、经济、统一战线等方面的战略问题。
小河会议旧址高海平速写会议讨论研究的问题。
关于军事战略,毛泽东首次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用五年时间来解决(从年7月算起),但不对外宣布。战争第一年,国民党军在建制、人员、武器等方面,都损失了约三分之一,战斗力已大大削弱,敌军攻势已成强弩之末,仅在山东、陕北两处进攻,在其他各处我方都转入反攻;人民解放军人数有了较大的增长,过去一年主力、地方部队陆续增加,已达多万人,这就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转向外线作战奠定了基础。
关于政治问题,毛泽东说,蒋介石在政治上更加孤立了。统一战线的成分有了变化,减少了一部分,增加了一部分。减少的是解放区的地主,因为我们现在要进行土地改革,但是南方的地主却因为征兵征粮首先与蒋介石闹翻,与我们还没有决裂。增加的是中间派,他们在抗战时期还相信蒋介石,现在则与我们共同抵制蒋介石的国民大会,这是十年内战时期所没有的。我们是打倒官僚资本而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泽东总结了陕甘宁边区坚持对敌斗争的几个有利条件。第一,有本地领导骨干;第二,有政治上可靠的军队;第三,人民是好的;第四,保留了土地革命时期老区的许多好的工作作风。有了这些条件,敌人是可以战胜的。
关于土地改革和“三三制”,毛泽东说,“三三制”不变,但解释是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三分之一,不包括反动地主。土地政策今天可以而且需要比“五四指示”更进一步,因为农民群众的要求更进了一步。平分是原则,中农土地应该不动,在群众大潮流中,如中农同意,富裕中农拿出少许土地也是许可的。军队打出去时,在新区与其没收地主土地,不如按阶级路线摊派缴税。习仲勋提出要纠正土改中“左”的偏向等问题,否则对战争和发展经济都不利。
关于财政经济问题,会议认为战争使陕北的地方和人口缩小了,陕北在军事上、财政上要依靠晋绥为主,处处从全面、长期着想,解决财政困难要从经济出发而不是只看到财政。敌人的把握放在我们不能长期支持这一点上,我们的对策就是主力转入外线,内部精简节约,干部带头降低生活水平。
小河毛主席旧居高海平速写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
在军事战略上,刘邓大军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陈谢兵团由西进陕北改为渡黄河南下,挺进豫西;西北野战军独立坚持内线作战,牵制并逐步削弱胡宗南集团。华东野战军一分为二,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指挥,在鲁西南掩护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然后挺进豫皖苏;内线兵团由谭震林、许世友指挥,牵制山东国民党军。中共中央原计划将陈赓兵团调入陕北参加对胡宗南的作战,毛泽东在小河村改变了原计划。究其原因:一是考虑到西北人口稀少,粮食及各种供应短缺,再无力供应大军作战;二是通过4个月的作战,西北野战军完全能够打垮胡宗南的军事进攻,中央在陕北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三是陈赓率部挺进豫西和陕南,更有利于从外线钳制胡宗南集团和配合刘邓大军出中原,对展开全面进攻更为有利。从战争进程看,陈赓兵团的这步棋完全走对了。
统一陕甘宁晋绥的财政经济工作,将晋绥军区恢复并设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由贺龙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由贺龙统一领导陕甘宁、晋绥两地区工作,解决统一后方、精简节约、地方工作三个问题,以便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西北解放战争,使晋绥解放区进一步成为陕北的后方基地。习仲勋回到后方主持西北局开展土地改革、后勤保障等工作。
组成西北野战军前委,彭德怀为书记,以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王震、刘景范组成西北野战军前委,讨论政策和执行战略任务,进一步发挥牵制和逐步消灭胡宗南集团的战略作用。7月31日,西北野战兵团定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第二、第三两项决定,就是彭德怀负责前线军事指挥,贺龙负责协调后方根据地,彭德怀戏称“一个韩信,一个萧何嘛”。
小河会议作出战略决策的意义
军事上,实现了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按照小河会议的部署,8月上旬,刘邓大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行动;8月下旬,陈谢兵团强渡黄河,东逼洛阳,西叩潼关;9月下旬,陈粟大军分三路越过陇海路挺进豫皖苏。人民解放军南线三军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为先锋,以华东野战军为左后路,以陈谢野战军为右后路,三路大军协同作战,形成了“中央突破,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品”字形战略进攻态势,把战线从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主力打到了外线,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使中原地区成为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基地,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实行了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两翼牵制”配合“三军挺进”。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调动胡宗南北上,将敌之左拳拉向沙漠边缘;许世友率华东野战军在胶东展开攻势,将敌之右拳引向海边,转入了内线反攻。
小河会议后,为策应陈谢兵团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西北野战军牵着胡宗南的“牛鼻子”北上榆林,配合了陈谢兵团南渡黄河的行动,并且削弱了国民党军邓宝珊部的力量,同时也为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是沙家店战役的预备战。
8月20日,西北野战军取得沙家店大捷,这一战役扭转了危局,使陕北战局翻过了“山坳”,走出了最困难的阶段,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为收复延安、转入外线进攻创造条件,西北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年1月,毛泽东在杨家沟对陈毅说:“八、九、十月不派出各战场部队,继续内线作战,敌人吃我小米,烧我房子,人力物力不能持久。蒋军北进,保持他江南、中原充裕力量,则我虽可打些胜仗,由于经财困难,华北各解放区可能不保,不能支持。”把战争由解放区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使全国各战场转入了战略进攻。毛泽东强调说,“年7月,我们历史上第一次转入进攻,不要说‘反攻’,反攻是带有防御的意味。叫进攻更合适。”
政治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蒋介石集团进一步被孤立。党的政策获得了中间阶层支持,二十多年处于弱势的问题开始解决,老百姓、中产阶级,包括上层分子也不想继续给蒋介石抬轿子了。年9月11日毛泽东修改新华社社论稿加写道:“打倒蒋介石才有和平,打倒蒋介石才有饭吃。”打倒蒋介石才有民主,才有独立,已经是中国人民的常识了。10月,在神泉堡,中共中央响亮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就是敌我双方力量发生改变,顺应民心,向全国军民发出的号召。
土改上,消灭地主剥削阶级,平分土地,实现广大群众翻身做主人的愿望。毛泽东说,不坚持土改会丧失农民,丧失革命战争,也丧失民族资本家。《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提出坚决消灭地主阶级,平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从政策和法律的层面为中国亿万农民翻身求解放,摆脱封建土地制度的压迫和奴役,提供了合法性保障,调动了广大人民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夯实了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稳固的群众基础。
在人民解放战争发展到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在小河会议作出的重要决策,实现了将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提前转入战略进攻的战略谋划,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发展,对于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小河会议创造的历史伟业将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注:本文来源于《榆林日报》年9月22日第7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