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中原大地从来都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在这里诞生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二七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时刻激励着、鼓舞着一代代中原儿女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河南纪检监察机关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教育的第二课堂,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红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通过实地研学、参观见学、交流互学等方式深学细悟,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牢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

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4日,3万多名铁路工人相继宣布罢工,千里京汉线全线瘫痪。7日,为阻挠工人运动,敌人荷枪实弹进行镇压,打死50多人、打伤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而今,矗立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大罢工纪念塔,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打卡地。

沿着纪念塔拾级而上,用心感悟穿越时空的“红色基因”,实地感受中国工人阶级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团结友爱的奉献精神、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以及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组织性纪律性,省委第三巡视组干部胡云生心潮澎湃:“我们一定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把先烈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事业守护好。”

郑州市纪委监委把红色资源学习教育作为机关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到二七大罢工纪念塔、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医院旧址等红色基地实地瞻仰学习,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分享读书感悟、红色故事大家讲等活动,在学史崇德中砥砺初心使命。

年,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新县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这里崇山峻岭连绵巍峨,丛林野莽郁郁葱葱,既是生存据守的良好天然要塞,也是吞噬军事劲旅的虎口险地。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红四方面军、新四军第五师皆发端于此。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第一站就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山山埋忠骨,户户有红军,村村有烈士。新县这片红色热土现存处遗址遗迹,深藏于峥嵘岁月,蕴含着革命精神,谱写出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不朽诗篇。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鄂豫皖苏区的红色资源,把革命先烈的红色家风作为重要载体,组织开展红廉家风巡展活动,把红廉家风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

看着一张张泛黄照片,听着一个个英烈事迹,在追寻红色印记中感悟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新县纪委监委干部虞峥表示,“我们要高擎革命薪火、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

年,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的一棵古银杏树下集结出发,这个深掩在大别山深处的小小村落,因此成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一个原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固始县纪委监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走进何家冲学院,以“实地参观+交流研讨”的方式,重走长征路,对照革命先烈找差距,从中汲取智慧力量、赓续奋斗伟力。

信阳市纪委监委研究探索把用好红色资源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开展廉政教育,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廉洁美德,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不想腐的自觉。

革命老区确山竹沟位于桐柏山和伏牛山余脉交错的小盆地、山区平原过渡带,因沟河沿岸“簧竹茂盛”而得名。这里不仅是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乡和他战斗过的地方,也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被誉为“小延安”。“七一”前夕,河南省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瞻仰竹沟革命纪念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深入交流学习体会,从革命遗迹、先烈故事中感悟初心,从红色基因中坚定信仰。

驻马店市纪委监委充分依托当地红色资源,通过组织参观瞻仰、开展祭奠缅怀、聆听讲解回顾等形式,组织观看红色影片、诵读红色家书、讲述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路,使党史学习教育更贴近实际、更深入人心。

苦干实干中原面貌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原大地百废待兴。

年10月,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批语,激励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改变国家面貌。

河南省济源市是愚公移山传说的发源地。

靠着一双手,济源思礼镇水洪池村原党支部书记苗田才带着7名党员,组织全村仅有的48名劳力,用最原始的办法,持续十年之功,开辟了3条隧道,挖出了水洪池村连接外界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

发轫于千古,历经沧海桑田巨变,愚公移山精神仍然具有跨越时代的现实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愚公移山精神作出深刻阐释。济源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把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之中,把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与担当作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莽莽太行,挽起了济源与林州。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儿女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了座山头,开凿了个隧洞,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一条人工天河、创造了人间奇迹。

年7月,历时近10年、全长公里的红旗渠全面完工,结束了林县(今林州市)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52年来,一渠碧水如太行玉带延绵四流,润万物、兴百业,传颂着红旗儿女劈山填谷、开山凿渠的感人事迹,也让孕育其中的红旗渠精神闪耀至今、历久弥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南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党员干部重走红旗渠,在不足两米宽的渠岸上,边看边学边讨论,切身感受“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省市县乡四级纪检监察干部一起回顾林县人民千军万马战太行的艰难岁月,深切感受太行山脉条条清渠映蓝天的伟大成就,深刻体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豪迈乐章中寻根问初、对标思齐。

上世纪80年代,中原大地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一跃成为“中原首富”,新世纪更是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刘庄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史来贺老书记,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与史来贺一样,新乡还涌现出了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裴春亮、赵化录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无一不闪耀着人民至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光芒。为了大力弘扬先进群体精神,新乡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妇联举办“家声百年长,风范永流传”红色家风故事分享会,对新乡先进群体亲属进行现场访谈,讲述红色家风故事,弘扬优良家风。

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红色资源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只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历久弥新。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成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现代化河南建设。

“来!您尝尝这水,可甜了!能在家门口喝上丹江水,真是要感谢党和政府!”清丰县仙庄镇王毛集村村民葛全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清丰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饮水安全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水利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精准监督,严肃查处项目设计、工程实施、资金管理使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目前,该县17个乡镇已实现丹江水全覆盖,受益群众58万人。

开封市纪委监委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相结合,开展“传承红廉薪火铿锵奋进脚步”主题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诵读经典红廉故事,推动打造芦花岗家风家训馆,自觉传承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河南省各级纪委监委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紧盯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等急难愁盼问题,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街头巷陌,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市民之家这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还真能办成事,困扰我半个月的烦心事终于解决了。”日前,驻马店市市民郭先生拿着刚办的证件说道。

原来,驻马店市纪委监委在对企业进行走访中了解到相关诉求,督促市、县两级11个市民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统筹资源、打通堵点,把企业、群众“办不成的事”尽最大限度办成,获得了广泛好评。

为民办实事,助力开新局。河南省纪委监委组织开展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访万企、解难题,省纪委监委机关走访77家企业,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走访家企业。建立涉企问题线索接收处置绿色通道和移送机制,对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分类建立台账,及时移交、挂账督办,严肃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为民办实事、助力开新局,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张红艳刘淑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