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是十大元帅中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从南昌起义开始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曾经多次面临生死考验。

特别是在转战大别山时他率领的司令部跟敌人撞在了一起,而这几乎是敌人唯一一次能够击毙或活捉刘伯承的机会;以至于后来在军事检讨会议上,郭汝瑰与胡琏等将领互相指责。

而这正体现了我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意义,也充分证明了人民军队是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

刘伯承

为了能够转守为攻,刘伯承带队千里挺进大别山

年初国民党军队拥有86个军(整编师)共万人,且拥有大量的美国援助的武器。

反观人民军队虽然名义上有万,但实际只有66万装备很差的正规军。

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使蒋介石有信心认为,可以靠武力在三个月到六个月内彻底消灭解放军。

面对军事形势极为严峻的局面,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而在我各解放区中位于大别山附近的中原解放区,因被敌人重兵围困状态而处境最为困难。

蒋介石

年6月16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解放战争全面开始。我中原解放区被迫实施了著名的“中原突围”,国民党军由此完全控制了大别山地区。

之后国民党军队对我军进行了大约一年的全面进攻,虽然占领了解放区多座城市却被消灭了近70万部队。于是从年4月开始蒋介石调整部署,一路向陕北、一路向山东发动重点进攻。

虽然山东方向因为在孟良崮消灭了敌整编74师,我军暂时稳定住了局面;但是胡宗南集团闪击陕北,我党中央被迫放弃延安。

同时解放区群众承受着巨大的支前压力,继续被动防御解放区经济上就承受不了。

蒋介石

这时毛主席敏锐地发现,在年1月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全部北撤黄河之后。

蒋介石认为中原地区无仗可打,就把河南的王敬久集团东调山东,这样国民党重兵集中在两翼,其中原腹地兵力变得极为空虚。

因此我军完全可以在这个方向转守为攻,把战争的压力转移到敌占区[1]。

于是年6月底在毛主席的命令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黄河在鲁西南连续作战歼灭5万多敌军。

刘伯承、邓小平

当刘伯承要求队伍抓紧休整时,7月23日突然接到了毛主席的电报:“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到了29日毛主席再次发来加急电报,要求他们尽快向大别山进军[2]。

事实上毛主席命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不只是攻敌之虚,大别山地区还是我革命老区。而且从地理角度看若控制了大别山就能对武汉和南京构成威胁,就可以强迫蒋介石从其它战场调兵以实现调动敌人的目的。

尽管自身困难重重,但年8月7日刘邓仍然下令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四个纵队和两个独立旅开始向大别山进军。

挺进大别山

进入大别山却遭遇更大挑战,敌调重兵围困试图消灭我军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血战到了8月27日,刘邓向毛主席发报他们已经进入大别山地区[3]。

但此时经过千里转战的刘邓大军不但极度疲劳,而且为了快速通过“黄泛区”把多年积攒的家当几乎全部丢掉。

刘邓大军虽有12万人却只拥有几十门山炮和迫击炮,已经不具备同敌主力硬碰硬的实力。

然而更让刘伯承和邓小平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来到大别山,广大群众不是单食壶浆来迎接他们,而是一见到我军官兵就特别害怕,这让两位身经百战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困惑不已。

刘邓大军

后来在一次公开教育战士们“三大纪律”后,许多群众才向刘、邓二位首长说出了他们的苦衷。

我军历史上曾四次进入大别山地区,又四次撤出。而每一次我军撤出,都意味着当地人民要遭受反动派的血腥报复。

刘邓大军

更要命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桂系军队也曾经在大别山驻扎,而且在数年的经营中同当地许多地主甚至下层民众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就使得我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不但要和的正规军交战,还要不断遭受当地保安团、地主武装乃至土匪的攻击。

广大群众畏惧敌军的报复不肯给我军提供帮助,我军一时间不但难以筹粮还难以获取情报。

但蒋介石知道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一时也非常紧张,他也清楚一旦我军在大别山区站住脚就会改变整个战局。于是他一面从中原战场抽调大军,在空军配合下发起进攻。

蒋介石

一面把白崇禧调到武汉成立“华中剿总”,要他利用桂系的特别优势将我军困死在大别山区。

国民党军队先后调动了14个整编师33个旅约30万的优势兵力,白崇禧亲自部署以“封锁为主,作战为辅”的铁壁合围战术。

国军在行军中也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让我军引以为傲的“运动歼敌”战术无法得到施展。

虽然同一时期陈赓、谢富治兵团约8万人和陈毅、粟裕兵团18万人,也在中原地区同敌人反复交战;但蒋介石居然无视这两支部队只盯着大别山,他甚至严令各级将领一定要设法活捉或击毙刘伯承。

白崇禧

为了大局刘邓被迫分开,刘伯承意外遇敌利用大雾脱险

虽然我军自建军以来已经习惯了在恶劣条件下同优势敌人交战,但刘邓大军这次进入大别山所遭遇的困难还是远远超过之前的预想。

很多战士进入大别山后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长期的高强度机动作战再加上后勤跟不上导致我军出现大量伤病员。

尽管在10月份又有两个纵队进入大别山并打了胜仗,可敌人的“围剿”决心还是没有动摇。

在陕北转战的毛主席,对于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困局也非常忧虑。虽然他反复要求陈谢兵团和陈粟兵团设法调动敌人,但是蒋介石仍然不肯从大别山抽兵。

刘邓大军

到了11月底刘伯承和邓小平都感觉在大别山坚持已经非常困难,但是若放弃大别山之前的牺牲又全都没有了意义。

12月10日刘邓率总部来到了黄陂站红联村王家湾,刘伯承,邓小平经商讨后决定将兵力一分为二。

由邓小平率领前方指挥所和三个纵队继续在大别山同敌人周旋,而刘伯承率领后方指挥所和另外三个纵队设法向东突围进入中原地区开展外线作战。

之前我军在物质方面已经遭受了很严重的损失,全军总兵力也仅剩7万人。为了减轻负担刘伯承指挥的“后指”只带了一个警卫排,张际春所领导的中原局干脆就只有一个警卫班。

刘伯承

11日傍晚刘伯承和邓小平分开,带着司令部多人和一纵一起行动。

要想在敌人重重围困下突围刘伯承只能命令三个纵队化整为零,设法寻找敌人薄弱处再寻机突围。

年12月13日,刘伯承带领的司令部人员来到了一个湖北与河南交界的何小寨村。当时他们已经连续行军数十公里,从上到下都非常疲惫。甚至在战士们为他安排住房时,刘伯承就直接倒在铺满稻草的地上睡着了。

当时一纵司令杨勇命令20旅作前卫,2旅在左,1旅在右侧,将刘伯承他们保护在中间。但是复杂的地形和强大的敌人,还是让刘伯承几乎直接进了虎口。

刘伯承等人

第二天司令部通讯员小王准备外出时,突然发现了两名拿着枪和望远镜的敌兵。他一见不妙就摘下了帽子,利用双方军服颜色相近为掩护去和他们“套近乎”。

这两个落单的国军士兵此时正又冷又饿,于是就被我军战士诓去吃饭。

当然他俩一进门就被我军俘虏,突击审问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原来这两个士兵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编11师(即18军)搜索连的,当时指挥整编11师的又是国军中号称“狡如狐”的胡琏。他们也是最近才被调来的,军部就在这个何小寨村。

胡琏

军政处长杨宇立即从警卫连挑八名身强力壮的战士,带一副担架准备抬着刘伯承转移。

杨宇然后叫醒刘伯承,向他报告:“我们和胡琏住到一个村子里了。好在是大雾,敌人还没觉察。”

刘伯承司令员听了,风趣地说:“这才是到了利害上了”。

幸好敌我双方都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对方,刘伯承等人才得以从容转移。

但事实上这样的危险局面是可以避免的。

在前一天晚上刘伯承他们前面的一旅,已经发现了整11师一部正在前面修筑工事。由于敌情突发再加上通讯手段落后,一旅旅长只好派一名战士骑马来通知刘伯承。

刘伯承等人

哪知由于天黑再加上这名战士对周围不熟悉,一直到了刘伯承下令撤退时他才赶到。而刘伯承这时也知道周围的敌人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于是只能命令部队拖住敌人掩护司令部撤退。

很快国民党当局通过对情报的汇总也确认刘伯承可能就在这一片地区,于是附近的所有国民党军队全都扑了上来。

这可以说是刘伯承军旅生涯中最艰险的时刻之一,一旅掩护司令部转移而二旅则拼命阻击强大敌人的猛攻。

有幸存老兵回忆认为,当时的战况仅次于后来的上甘岭。幸好在战士们拼死掩护下,刘伯承和司令部利用复杂地形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之后刘伯承所部与陈谢兵团等联兵作战,先后取得了豫东、开封、襄樊等战役的成功。

刘伯承

军事检讨会上郭汝瑰发难,白崇禧和胡琏推脱责任

当蒋介石闻讯没有能够消灭刘伯承后大怒,此时的陈谢兵团已经在中原连续攻城夺地甚至把平汉线都切断了。

蒋介石之所以对中原糜烂的局势一忍再忍,就是希望能够集中主力彻底消灭刘伯承所部。可现在两个目标全部落空,他最终也被迫下令从大别山区调出第20军进入中原战场。

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下令在汉口召开军事会议,检讨大别山作战的得失。

年12月24日在汉口的“华中剿总”司令部,怒气冲冲的蒋介石对白崇禧等人大发雷霆。白崇禧此时也感到面色无光,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以他的精明和桂系在大别山多年的经营,居然没能奈何得了刘邓大军。

蒋介石

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在总结了整个大别山作战概况后,首先对白崇禧的指挥无能发难。

白崇禧辩解道:“敌常于我合围态势将要合拢之际,实行离心退却,以退却部队绕到我后方,攻击我弱小孤立的部队。”“解放军从背后截断我补给线,使我大军吃住困难。”“山高路窄,部队无法调动。”

郭汝瑰又质问起胡琏:刘伯承几乎和你住在一个村里却让他跑了,你如何解释?

这让胡琏也感到非常委屈,因为他直到刘伯承顺利脱险才知道这一情况。他也只能解释为“部队每天都为敌情所诱惑,致使包围圈破裂,予敌以逃窜之机……”。

郭汝瑰

事实上胡琏说的话也并非全是虚言。解放战争前两年敌强我弱的局势下国军之所以屡战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方军队行事风格存在根本差距。

我军人数少、装备差但是非常灵活,广大官兵吃苦耐劳可以连续高强度机动。

反观国军虽然占据数量和装备优势,但战法极为呆板且反应迟钝。而且由于这时的国民党基层官兵普遍士气低落,对于上级的命令执行起来也经常打折扣。

这样的国民党军队很多时候就像一头笨拙的黑熊既看不远又走不快,空有一身蛮力却使不出来。与此同时在陕北胡宗南指挥的23万大军,也同样抓不住仅3万的我西北野战军反而处处挨打。

胡琏

虽然国民党军队多次召开所谓的检讨会议,但最后的结论往往都是问题谁都知道,就是找不出解决的办法。

在刘伯承顺利脱险之后,到了年元宵节邓小平所带来的前指也打出了大别山区终于和刘伯承汇合。

此时经过连续作战我军已经实现鄂豫皖、豫陕鄂、豫皖苏三块新解放区连成一片,这样国民党军队在四处漏风的中原战场不得不顾此失彼。

在年10月淮海战役打响之前,敌“华中剿总”的主力部队仍然被我军引在大别山里打圈圈;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有利局面,粟裕才敢于策划消灭敌“徐州剿总”主力的淮海战役。

可以说在刘伯承顺利脱险的那一刻起,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就再没有胜利的可能。

参考资料

[1]中央为什么要选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党史频道-人民网.人民网.-05-28

[2]从“四个意识”观邓小平与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网.-07-16

[3]邓小平向毛主席报告:我们在大别山站稳了脚.人民网.-07-1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