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安徽持续高温,晴空烈日少行人。 吴兰 摄

中新网合肥7月25日电(吴兰王兵谢五三)记者25日从安徽省气候中心获悉,今年入汛以来,安徽平均高温日数为12.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9天,为年以来同期最多,持续晴热高温少雨致使安徽旱象露头并迅速发展。

“烧烤”多日旱情显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入汛以来(5月1日-7月22日),安徽省平均高温日数为12.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9天,为年以来同期最多,高温日主要集中在出梅以后的7月12日至22日。

“今夏到目前为止,我省呈现高温日数多且集中、范围广、强度较强的特点,”安徽省气候中心总工程师田红介绍,持续晴热高温少雨致使该省旱象露头并迅速发展,目前淮北北部、江淮之间西部及沿江江南东部出现轻到中等气象干旱。

7月12日,沿江江南有24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35℃;13日后高温范围扩大至全省,强度加强,其中15日、18日至20日有超过70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35℃,18日至20日分别有13个、28个、34个市县超过37℃,最高绩溪39.4℃。

从入汛以来高温日数空间分布上看,淮北西北部及江南大部14~20天,大别山区南部及江淮之间东部2~8天,其他地区9~13天。从高温综合指数来看,全省有60个市县高温强度在3~4级之间,属于中等偏强的强度。

“高烧”为何不退

为何包括安徽在内的多地今夏“高烧不退”?气象专家把原因归到为强盛的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与往年相比,今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较短,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影响安徽。”田红介绍,出梅后副高强而稳定,安徽在其控制范围内,天气晴好、太阳辐射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而城市化又进一步放大了热岛效应。

气象专家指出,往年受台风影响,副热带高压会撤退或断裂,导致高温天气暂告结束,迎来降温和降水天气。但今年截至目前,对安徽有较大影响的台风几乎没有,因此安徽连续高温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高气温谁说了算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感觉到,气象部门给出的最高气温远远不如自己切身感受到的热!这是为什么?

“气象部门对于气温的观测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安徽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姚晨告诉记者,安徽省气象部门在全省81个市、县都建有25米×25米的观测场,场内设有包括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仪器。就气温观测而言,为了避免地面影响和太阳照射,使所测温度具有代表性和比较性,温度计须放置在百叶箱内,且要距离地面1.5米,因为这个高度空气变化比较稳定,又是人类活动的高度,更具实用价值。百叶箱里温度计的数据就是每天气温高低的标准。

为啥气温非要以百叶箱里的为准?姚晨解释说,首先,这一标准是目前全世界统一的观测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观测出来的数据要参加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交换,如果标准不统一,交换的数据就不具有可比性,气象部门就不能据此作出准确的预报。

其次,就公众来说,各个地方的最高气温肯定不一样。比如合肥市,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区的最高气温肯定比郊区高,长江路的最高气温肯定比大蜀山高,选哪一个地方的最高气温作标准都不合适,也不公平。而且普通条件下测出来的气温可能会受很多因素的干扰,而观测点的观测条件更能排除干扰。

当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时,百叶箱里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这意味着其他地区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40℃甚至更高,这主要取决于地面情况、是否通风、太阳是否直射等局地环境条件。

警惕“热患”

持续的高温“烧烤”天里有各种各样的“热”隐患。由于天气炎热,空调等纳凉电器使用率大增,用电量随之大增,应注意防范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引发的火灾;如果长时间离家,需要切断电源;着火后第一时间切断电源,防止火灾扩大和漏电。

夏天是溺水身亡的高发期。炎炎夏日,很多人都会选择游泳的方式来解暑,但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会出现溺水甚至是溺亡。未成年人不要单独外出游泳,任何人都不要游野泳。

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中暑会引起肌肉痉挛、昏迷、哮喘、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病症,严重的可能会威胁生命。如果发生中暑,让立即将中暑者抬至阴凉通风处,医院进行救治。

车辆自燃在夏天十分常见。行驶一段时间,应进入服务区休息,不要把隧道当成避暑区;定期检查电路,不在车内放置易燃物体。

饮食宜清淡,日补充ml以上的水,多喝凉茶、淡盐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注意日常饮食卫生,高温天气食物容易腐烂,生熟食不用同一把刀,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要加热。

室外劳动时带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带上防暑药品,10点到16点尽量避免外出;待在家里也切莫大意,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度,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度;大汗淋漓时忌用冷水冲澡,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浴,等等。此外,气象部门也将抢抓有利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高温天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