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上,一开始国军还是占据着主动权的。在年抗战胜利后,虽然我军率先出关,并带出多干部到关外,但前期仍将是以整合和发展为主。而反观国军则不同,同样是看到东北的重要性,但他们更偏于军事占领。于是在年的时候从西南过来的远征军和驻印军相继投入东北战场。一边是刚结束游击战争的正规军,一边则是和日军精锐作战有美械武器加强兵员素质更高的精锐国军。
年的那段时间,确实也是东北我军最难熬的岁月
准备投入东北的战场的驻印军新六军当时的国军有多强?
曾经廖耀湘新六军的一个主力团带着附属部队,居然能挡住我军一个纵队的进攻,四平新一军攻克林总设重兵把守的四平。远征军除了装备精良,其指挥官也是多与日寇进行作战的国军王牌战将。特别是刚开始白崇禧+杜聿明的组合可谓凌厉,白崇禧负责战略层面,杜聿明则负责战役指挥。不过幸运的是这两人先后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东北,前者是和老蒋关系不和,后者是因为身体原因。
那么在这里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这两人不走,我军是不是可以顺利拿下东北?在这里雨田君说答案还是必然的,即使得这两人组合,也抵挡不了历史的滚滚红尘。
最初国军在东北的两大猛将第一,国军将帅不和
正如日本陆军最大的敌人是海军一样,在很多国军将领们的眼里自己的同僚反而要比我军更可怕。在年白崇禧和杜聿明这套组合拳东北“势如破竹”的表现很好地掩盖了国军内部党同伐异的缺点,但只要时间一久这个问题将会无限放大。
国军进入东北沈阳的阅兵先说白崇禧。
白建生是什么人也,敢当着自己部下的面说老蒋只能当一个步兵营长,他在《大进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里面,围剿刘邓失利后就是这么说道。暴脾气上来了,恐怕也就只要李宗仁能劝他一劝。在作为主官指挥东北期间,一开始老姜还是很信任他,毕竟能力摆在那里。以白崇禧儿子白先勇的话来说就是抗战结束后老蒋的很多问题都是问白崇禧是不是曾经最嫡系的何应钦。
白崇禧剧照不过在进入东北后,老蒋的老毛病又犯了,虽然白崇禧接连收复四平和沈阳,但老蒋总是觉得白崇禧会像以前昆仑关战役一样,喜欢用中央军嫡系打头阵广西兵躲在后面,以至于中央系的驻印军和远征军们损失较多。而且膈应人的是靠着损失中央军打胜仗,但指挥的人是白崇禧,这就更加让国军高层不爽。
在年停战协议前后,“小委员长”陈诚,一直在搞小动作,在会议上经常排挤白崇禧,虽然白崇禧怼的陈诚说不出话,但也丝毫改变不了他在东北被孤立的处境。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对于老蒋老说,白崇禧可以用,但只能在逆境中来用,瓜分战功和乘胜追击的摘桃子作战应该由自己的中央系来做,以便扩大自己的声望。
白崇禧怒怼陈诚(剧照)所以白崇禧在东北是国军高层不会答应的,事实上在年下半年,国军高层将白崇禧就被调回南京担任新成立的国防部首任部长,坐办公室,远离东北战场。但假设即使白崇禧在东北,肯定也会被继续架空,甚至于当一个摆设。在后面的作战中,甚至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卫立煌一样的人物,只有统兵权而没有指挥权。
白崇禧和孙立人在东北再说杜聿明。
杜聿明是国军少壮派中优秀的将领,他的执行力很强。当然他成也执行力,败也执行力。杜聿明相较于白崇禧缺乏霸气。白崇禧在东北的时候,孙立人、廖耀湘和杜聿明也是只能做执行者。杜聿明虽然是第五军系的老大(另一个老大徐庭瑶)。手下也有郑洞国、廖耀湘等嫡系,但架不住的他自己也是中将,因此下面人对他还真不好说。而且因为郑洞国的关系,杜聿明和孙立人的关系很差,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因此杜聿明如果长期在东北,可能国军内部就会乱起来。
年赶到东北的杜聿明杜聿明执行没问题,但关键是在经略东北的过程中可不是靠执行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即使是杜聿明有想法,也会受制于老蒋的“微操”。因此在东北的他可能长久下去还真的会变成“刘峙”一样,只会说“总座高明”的人物。更何况对于杜聿明来说,长期有伤的他还真不一定受得了东北的恶劣天气。
杜聿明陪同蒋检阅部队第二,我军实力更强
在年之所以我军之所以打得很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战斗部队的带得太少,主要是带着干部去发展新的根据地,当时主要是以扩充和发动群众,接收东北的城市、工厂等为主,是以建设为主要目的。因而当时为了扩展队伍,让很多成分复杂和一些投机分子加入进来,在作战中战斗意志并不强烈。比如最早出关的曾克林所部除了有老抗联之外,还有一些成分复杂的人,在随后的新开岭和锦州作战中,正是这些人反水,才导致我军痛失好局。
成分复杂的东北兵源另一方面,则是我军也在进行转型。从游击战和运动战一下子变成攻坚战和野战,和身经百战的国军硬碰硬自然是落了下风。和全美械武器装备的驻印军相比,我军手上日式38大盖和机枪就相当于烧火棍。而且在大兵团作战方面,我军也没法和在缅甸见过世面的驻印军比。
装备重炮的驻印军不过熬过了年后,形势开始有利于我军。
我军和国军在东北作战,与其说是作战,不如说是经营。
在国军还在为美式武器沾沾自喜的时候,朱瑞将军带着跑校干部和战士满世界的“淘宝”和“捡洋落”,最终组建了东野最强杀手锏炮纵。当时我军的炮兵有多强,锦州敌军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后期我军在林总的训练下反而后来居上。兵源无论是作战素质还是协同作战都已经赶超对面的国军。
辽沈战役前我军的重炮部队(剧照)能打的同时,我军还能生产,在进行土改之后广大实现自由的群众们纷纷加入到生产中去,粮食、被服等军需品集中供应前线。而我军在南北满的兵工厂也是马力全开,高产和集中为前线士兵输送弹药和枪支。因此靠着我军在东北的合理经营,比只会军事占领,大搞经济一塌糊涂的陈诚要好上很多倍。
实力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支援前线在生产的东北群众们雨田君说
厚积薄发的我军逐渐拿下东北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想要靠2个名将守住东北,是极其不现实的。即使是白崇禧和杜聿明也不是铁板一块,在错综复杂的国军人事关系内部,这两人想要按照自己思想指挥战斗,老蒋肯定第一个不答应:
你们都这么玩了,我拿什么微操。
因此就事论事,国军在东北的失败军事行动并不是决定性的。相反他们不注意和忽视的人口、经济、民生和生产才是他们落败的关键,懂得经营和发动人民群众才是获胜之本。
—The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