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有贵

湖北省大悟县东新乡东北方向距东新乡政府所在地约十五公里处有一千年古刹遗址,名曰龙泉寺。龙泉寺所在村名曰龙泉村(年与两河村合并称两河村)。龙泉寺附近的塆称为“庙前头”,都是以龙泉寺命名的。

纵观山形地貌,昔日龙泉寺正坐落在酷似一条巨龙的山脉的龙头之上。寺北面有沃泉,泉水翻涌,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可饮用,又可灌溉农田。左右有龙泉,泉水从两侧大山中溢出,清澈甘甜,是天然的矿泉水,是人们不用花钱可供解渴消暑的健身饮料。南面三公里处的童家砦犹如龙泉寺的大门,把寺前一条山冲关得仅剩十几米可供进出,砦顶方圆十余平方公里,海拔约五百米的砦顶上却奇迹般地有喷泉涌出,估计龙泉寺就是巨龙前后左右有丰富的龙吐清泉而得名矣。

从童家砦到龙泉寺是一条三公里长的山冲深谷,东西两侧山势陡峭,怪石嶙峋,谷深达一千多米,惊现上午十时才能见到阳光,下午三点太阳就落土奇观。而到龙泉寺庙遗址却突现一倒置葫芦形的开阔地,真具“深山藏古寺”之绝妙境地也。

相传龙泉寺正兴旺时僧人达一百二十余众,拥有田亩一百多石,僧人除早晚念经做功课外,平时靠种田养活自己。古寺始建何时已无从考究,据周围群众闻听老年人世代沿袭相传,至少要追溯到唐朝时期。据传此寺自建至今曾毁过三次,重建三次,最后一次毁于十年浩劫。

据第三次重修时现存龙泉寺原址大门外的“重修龙泉寺碑”记载,第三次重修是由徐云亭、徐玄亭兄弟二人募捐和香客村民捐款兴建于清朝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年)。据碑文记载: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分四大部分。藏经阁、钟鼓楼就各达十五间,因碑文风化严重,模糊不清,按此规模推算包括正殿四大部至少也有房屋一百多至二百间。

寺院未毁前,香火极其旺盛,香客络绎不绝。初一、十五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每年的三月初三庙会前后半月,一个多月的会期更是盛况空前,数台大戏、皮影戏对唱,鼓书、杂耍艺人名显奇能。大商小贩都来赶场,真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良宵盛会喜空前也”。

古寺周围历史传奇、人文景观丰富多彩。不知是何年何月在龙泉寺东面山上吸日月精华,贪人间烟火修炼成功的一位石将军准备起事,并与他在附近山上一起修炼成功的鸡公石、令牌石、船石约定好,某月某日起事。这天先由鸡公打鸣,然后石将军将令牌一“咵”,再一步跨上船石沟的石船,并呼风唤雨狂风大作,石将军的船到之处水高数丈。一时间从龙泉寺下的两河、安沟、太平村一直到大悟城关所到之处将会造成江河,沿途人民将会罹遭逃不脱,躲不掉的灭顶之灾。

观音大士慧眼识破阴谋动机后,在石将军准备起事的前一天迅速将此事奏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奏后怒不可遏,立刻派雷公电母下界,首先劈掉了鸡公头,然后再将石将军的脑袋打破滚下山坡,又将令牌石打破,只有船石沟的石船船体没打破,仅掀去船舱。石将军起义之举成为泡影。几千年修炼成功未成正果反丧性命。从而保护了鄂北一带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至今被雷劈的石将军、鸡公躯体、被劈损一块的令牌石、船石沟的石船仍历历在目地耸立、存在于龙泉寺周围山上。石船虽被浮土压住一截,露在外面的船头、船身如真正的木船没有异样,且造型美观,光洁如初,活灵活现。

恢复龙泉古寺,弘扬民族文化、禅宗文化,意义非常重大,结合龙泉寺周围颇具传奇色彩的古怪精灵、人文景观、遗迹,开发利用潜力、意义巨大。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修建后,配合连片开发五岳山五岳神仙聚会处、蜜蜂岩、千年古枫、五岳山下的八字沟、三爪山永宗寺佛教文化场所更是金镂串珠,旅游景点引人入胜,对发展大悟的红、绿、灰色旅游可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推动文化搭台、文化惠民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民间传说记录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