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让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底气足、底子厚”。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各地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以科技创新、优化环境、双招双引、多链融合为抓手,奋楫征程,奋力跨越,城市转型汇聚了磅礴的“势能”。如今,放眼安徽各地,天空更蓝,河水更清,山峦更绿,城市更智慧,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更高涨。
合肥“创”出传奇
昨天靠科创起家◆今天靠科创成家◆明天靠科创发家
大湖名城,是你的气质;科创高地,是你的内核。
合肥,既是一座富有先天禀赋的城市,又是一座创新力劲爆的城市。多年历史底蕴的浸染,淝水、巢湖滋润的风物,孕育出璀璨多彩的文化。其中最夺人眼球的,是合肥的创新文化。
合肥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先后在这里诞生。
这种勇于创新的基因,让合肥拥有诸多的光环,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等。
如今的合肥,以芯片、平板显示、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地标产业加速壮大,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合肥科创魅力,正在精彩绽放。年,合肥实现多项重大科学技术突破:“九章”、“祖冲之”上新,光存储时间达1小时,“人造太阳”破千秒燃烧,证明凯勒几何核心猜想……
现在,人们大多喜欢用“霸都”一词来表达对合肥的钦羡。一个“霸”字,形象地道出了合肥科技创新的磅礴气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但“霸都”不霸道,霸气的活力,源于优良的营商环境、高水平的开放与包容。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水、活力之源。近年来,合肥市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坚持对标先进、以评促改,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精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眼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策环境上发力,让创新创业主体见证“合肥速度”,感受“合肥温度”。
十年来,合肥聚力提高发展质量,综合实力站稳全国二十强;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已上升至年的第19位,十年间前进了13位,在省会城市中居第9位。
“合肥传奇”的数据背后,是这座城市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踔厉奋进的力量。
亳州:推陈出新
从历史走来有积淀◆向未来进发有动力
承载着历史积淀的“千年药都”,瞄准着“世界级”奋力前行。
于是,世界药都的标签,重重地烙在了亳州这座历史古城上。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依托中药资源优势,亳州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中医药产业的成功“出圈”,亳州开启了“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十年来,亳州市注重开放合作,不断提高发展活力,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十年来,亳州市坚持医药立市,不断壮大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积极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着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强市,开发亳州养生等特色旅游产品,为延续历史脉络,融入更大的经济圈做好准备。
亳州的产业版图,不止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份,亳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亳州市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要扎实推进新兴工业强市建设,促进全市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到年,该市制造业质量提高,总量扩大,效益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营业收入努力实现倍增,努力实现“皖北走前列、全省站前排、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营业收入在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达到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培育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产业4个,超亿元的企业2—3家。
《行动计划》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轻纺服饰产业和白酒产业发展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划,为新型工业强市建设理清了思路。
昔日的南亳故地,正在新旧交融中逐步苏醒,璀璨地闪耀着它的光芒。
淮北:最美转身
奋力甩开资源依赖◆战新产业舞起龙头
从“乌金城市”到“绿金淮北”;
从“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
淮北迈入转型崛起新时代。
这是淮北的美丽转身。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当下的淮北,展示的是“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空间格局。
南湖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季景观,各有特色。有谁想得到,眼前的靓丽美景,过去是采煤塌陷区?
曾经的淮北,产业结构单一,“除了煤电酒,什么都没有”;如今的淮北,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五群十链”百花齐放。
淮北,建市不长,历史悠长。自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淮北,一座缘煤而建的皖北城市。因煤而兴,也受煤而困。
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严峻挑战,如何突破困局?淮北市在延伸煤化工产业链的同时,将铝基、碳基、硅基和生物科技等作为主导产业推进,成长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千亿级产业和产业园区发力,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跃升,走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年5月,淮北市委、市政府谋划出台《淮北市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水平实施方案》,梳理提炼了“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方案提出,力争到年,建成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和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陶铝新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装备、纺织服装、锂电池、电子元器件、氢能源等10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自此,“绿金淮北”“五群十链”,成了淮北市向外展示的标签。
淮北,在时代风云中走出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以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出,抢抓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分工协作体系。同时结合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让乌金变绿金、煤城变美城,全力打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有的绿色发展城市。
宿州:聚“云”布“数”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蔚然成势
十年间,一个城市能够发生多大改变?
这十年,宿城“三产”共进,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这十年,宿城“引进来、走出去”,绘就开放新格局。
汴水相伴,城景相融。十年砥砺前行,宿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发现城市变美了,环境变好了,道路变宽了,楼房变高了,昔日的城市在我们眼里变得越来越陌生。
城市的巨变,源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无中生有,大宿州有大“智慧”。宿州市委、市政府将云计算作为首位产业,大力推进,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云计算产业发展。短短数年间,宿州吸引了包括华为、世纪互联在内的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落户,形成一个令全国瞩目的数字产业集群,“无中生有”闯出了一条新路。
“数字宿州”建设从“无中生有”到“异军突起”、从“蔚然成势”到“风起云涌”。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齐聚宿州,余家云计算、大数据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在这里落地深耕,安徽首个5G连片试验区已成规模,导航领域亚洲唯一虚拟全景测试实验室在宿州落成。
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思路,宿州市聚焦“云计算、智能制造”产业,致力于打造“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相互融合的数字经济生态,积极引入数据存储、算力支撑、算法加持、数字应用型企业,建设了长三角区域标准最高、单体规模最大的绿色数据中心,已吸引阿里、腾讯、华为、浪潮、网易、奇安信、华瑞赛维5G实验室等互联网头部企业落户,拥有全省首家博士交流创业中心。
破茧成蝶,蓄力启航。经过多年发展,宿州现已成为国家智慧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云计算产业典范城市、长三角区域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安徽省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围绕“一城两区三基地”的战略定位,宿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位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打造以数字产业为特色的皖北产业转移试验区,同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长三角创新发展先行区、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区,奋力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数字经济基地。
“无中生有”,新兴产业蔚然成势;数据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宿州,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经历了从传统的农业地区到皖北地区新兴工业市的嬗变。
蚌埠:孕沙成珠
工业老城焕发新活力◆绿色新生迈向更高端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装备如浮法玻璃退火窑、拉边机、压延机等产品已牢牢占据市场首位
千里淮水,奔腾不息,哺育两岸儿女。淮畔珠城———蚌埠,伴水而生,因水而兴。
在蚌埠,一片玻璃可以比纸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可以替代外墙,可以发光发电,可以呈现万千世界的精彩……创新赋予玻璃产业无限可能。位于蚌埠市龙子湖畔的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汇聚着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玻璃新材料上下游企业,也是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移孵化的“摇篮”。
从石英砂到世界最薄玻璃,这是蚌埠孕沙成珠的生动体现。
一颗颗米粒大小的聚乳酸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后,神奇地变成了一根根可以织布、制衣的丝线……在位于蚌埠市的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利用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生产的服装、包装袋、餐具等可降解绿色制品正走向千家万户。
这是蚌埠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的传奇故事。
如何顺应绿色发展的需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考验着蚌埠的勇气和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蚌埠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让绿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科技创新,助推绿色转型。今年2月,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在蚌埠挂牌成立,这也是“十四五”期间首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围绕国家战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玻璃新材料协同创新平台,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更新。蚌埠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改革,加快推进“靓淮河”工程,持续修复大洪山生态,果断实施沱湖退网还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正在形成。
这是产业转型的勇毅探索。蚌埠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全面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提速增量、提质增效,释放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这是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加快实施“禁塑令”,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和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应用,分片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如今,行走在蚌埠大街小巷,市民感受着身边不断增长的绿色,也收获着幸福和满足。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一张张“国字号”名片纷至沓来,成为蚌埠绿色转型的最佳注解。
淮南:豪情满“淮”
过去煤电独大◆现在非煤崛起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六大新兴产业快速推进,淮南迎来转型发展的高光时刻
淮南,一方古老厚重的魅力之城,多年楚风汉韵,人文与历史造就胸襟;一片生机勃勃的活力之城,深蕴百年工业史,火与电的炽热淬炼气势;一座充满希望的开放之城,改革与创新点燃激情,转型跨越的步伐荡气回肠。
淮南,地处淮河之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素有“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工业重镇”之誉。
面对“煤电独大”的窘境,该市持续解放思想,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破题之路。
这是解放思想的背水一战!经历过6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淮南市于年再次开展“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凝聚破除顽疾的力量,激发绝地奋起的勇气,提振转型发展的干劲,开启“重振雄风”的征程。
这是逐梦未来的转型号角!对标沪苏浙先发地区,淮南市以永不服输的韧劲、自我革新的魄力、锲而不舍的决心,攻克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突出“双招双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一廊五地”建设,转型跨越的步伐铿锵有力。
这是意义非凡的时代征程!从煤电化三大基地傲视群雄,到煤电与非煤产业齐头并进,淮南市奋力扬长补短、晋级进位,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五大攻坚行动”为突破,GDP总量连续跨越6个百亿元台阶,战新产业产值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踏上产业转型之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不断提升。
年,淮南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填补了皖北地区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白。年,淮南市第一只非煤产业股票“山河药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该市民营经济开始崭露头角。
十年来,淮南市加快煤炭资源精深加工转化,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打造煤电化气千亿级全产业链目标,初步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转型淮南、奋发有为,淮南转型、精彩无限。在转型发展的时代脉动里,淮南,意气风发,豪情满“淮”!
阜阳:迎风起舞
瞄准四个产业“千亿级”◆誓当振兴皖北“排头兵”
阜阳瞄准中原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制造业基地、新能源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发力
“皖”风浩荡,阜阳,迎风起舞。
阜阳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是众多名人的故里。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的“仲父”管仲,即出自阜阳。锐意改革、创新进取的遗风,也成为渗入颍州大地的基因。
好风凭借力。如今,这种基因在颍州大地勃发,在建设美好安徽的“皖”风加持下,书写着充满朝气、奋进勃发的新答卷,努力成为皖北振兴的排头兵、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年5月29日,阜阳光伏新能源产业“一号工程”阜兴科技年产20GW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试生产,拉开阜阳打造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新篇章。当天,在阜阳经开区阜兴科技的洁净化厂房里,伴随着轻微的嗡嗡声,高耸的单晶炉运转起来。一根根大硅棒将在这里锻造、加工,“变身”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
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也是命脉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市聚焦重点领域和行业,奋力铸造制造业硬核实力,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锚定“着力打造制造强市,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的目标,全力打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增强阜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这些年,紧盯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等城市定位,阜阳持续加大开放发展力度,与合肥市南北结对共建成果丰硕,与苏州市结对合作帮扶全面启动。
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理念、机制、项目对接,阜阳已经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75个,并吸引阜兴科技全国首个大规模年产20GWNPlus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中科海纳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阜阳。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阜阳市铆足发展干劲,全力向“制造强市”奋进。
滁州:产业环滁
“环滁皆山”是大自然的馈赠◆“五个第一”是新滁城的辉映
“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大文豪欧阳修留下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不仅让滁州得文风之美,也让滁州名于当时,流芳后世。
过去十年,“亭城”滁州从“大滁城”时代迈入“大江北”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匹令人瞩目的“黑马”。
如今的滁州,正从欧阳修笔下的“环滁皆山也”,变成“环滁皆产业”。
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发展,滁州拿下五个“安徽第一”:经济运行评议得分位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前不久,捷报再传。今年二季度,滁州市经济运行排名蝉联安徽省第一,为企优环境排名居安徽省第一,为民办实事排名居安徽省第二。同时,来安县在59个县(市)经济运行排名中居安徽省第一,南谯区在45个区经济运行排名中居安徽省第一。
眼下,越来越多招引来的好项目成为一块块重要拼图,共同构建出滁州现代产业体系的宏伟画卷。高水平的双招双引,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助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人们来到滁州,都会发现一些“新面孔”,成为这座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刻度:他们或是满怀期待来这里投资兴业的创业者,亦或是拔地而起的新建筑、蓄势待发的新项目……
当越来越多的新元素汇入城市发展底色,不难发现,滁州正以愈加优质的营商环境,释放出强大的对外感召力与城市吸引力。
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突破口,年10月,滁州市召开千人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对标省外先进、省内一流,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这是滁州市委、市政府对前来投资客商的郑重承诺。
从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到致力打造全国地方改革的样板地,从拉开序幕到进入新阶段,滁州奋力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努力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营商环境答卷。
滁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一个现代化新滁州正在江淮大地奋力崛起。
六安:红绿相融
工业含绿创出绿色之路◆积树成林打造产业集群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生产车间
六安,历史文化悠长。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传向世界。
六安,一片红色热土。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从金寨唱响,唱遍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片红土地走出了一条绿色振兴路。十年间,绿色振兴为六安的赶超发展积蓄了动能。
振兴发展需要工业支撑。近年来,六安市通过大力实施“积树成林”发展战略,让工业发展跑出了高速度。
在工业发展中,六安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招新引强、固强补弱。
该市实施“赛马”计划,围绕扩投资、增动能,面向全市8个县区政府、管委会开展月度监测、季度小考、半年会考、年度大考,对年度考评前三名,颁发“年度奔马旗”。该市围绕两个“”总体思路(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前5,总量进入全省前10;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实施“”产业培育计划,即培育形成3个千亿产业、2个五百亿产业、10个左右超百亿产业集群(基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主导产业新体系。力争到年,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该市工业产值比重达80%。
一提起工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灰色。六安在工业发展中,则强调“含绿量”。为追求“含绿量”,六安对标省里提出的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把装备制造、铁基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建筑材料、新能源确定为“5+1”主导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是行动计划中明确发展的4个万亿产业之一。前不久,六安市人民政府与蔚来汽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建六安经开区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区。
同为4个万亿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在六安得到充分发展。
十年间,在六安这片红土地上,绿色振兴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经济发展更快了、城市容貌更美了、生态环境更好了、老百姓更有获得感了。
芜湖:借“数”起飞
半城山托起创新气势◆半城水润泽绿色生机
抢抓“东数西算”机遇,芜湖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WUHOO,起飞!”
借助近两年网络谐音梗带来的热度效应,芜湖在汇聚社会 芜湖,半城山半城水,素有“皖江明珠”之称,与省会合肥并称为安徽省“双核”城市。
“新思路在这里试验、新事物在这里生发、新产品在这里首发”,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产业转型发展动能强劲,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创新,毫无疑问是芜湖最鲜明的城市基因。作为芜湖市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奇瑞集团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聚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0多家。
厚植创新沃土的芜湖,不仅有奇瑞这样的传统优势企业“老树开新枝”,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落子芜湖。年投产的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已经实现了90%以上轨道设备国产化,还先后获得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订单。
十年来,芜湖借势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用好“合芜蚌”“全创改”先行先试权等利好政策,创新实施“百分之一工作法”,以点带链、以链带面,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十年来,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亿元、亿元、亿元三个台阶。
这十年,芜湖市主动对标江浙沪,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资源合作,先后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专项政策、紫云英人才计划,成立市级人才集团,为招引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政策兑现服务。
城市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提高人民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芜湖在人民城市建设中“开足马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从生态环境保护到城市共建共享,从交通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到一大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建成投运,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到人民基于城市发展的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现在的芜湖,“山水相间、精致繁华”的城市风貌进一步彰显。
年2月,“东数西算”国家工程全面启动,“芜湖集群”位列全国10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生产力。当前,芜湖正在加快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力争把“芜湖集群”打造成为全国十大集群中的先行者和示范区。
马鞍山:“提“智”提“质”
聚山纳川蓄发展之势◆一马当先赋发展之能
马鞍山,一座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富有历史底蕴,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城市。
马鞍山,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座工业之城、港口之城、绿色之城、文明之城。
漫步马鞍山长江东岸,一江碧水、绿染岸线的美景引人入胜。几年前,这里还是非法码头、渔船聚集之处。岸线“蝶变”的背后,是工业城市马鞍山的“绿色转型”故事。
十年来,马鞍山市聚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政策倒逼“存量”转型,招大引强做优增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
年,马鞍山市提出“智造名城”的发展目标。几年来,该市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定技改政策,推行智能制造标杆示范认定,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个,一批典型数字应用场景获评国家级试点示范。
提“智”亦提“质”。年底,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至今已相继出台三版《马鞍山市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去年以来,该市又率先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和铸造产能综合评价,发挥政策牵引倒逼作用,扶优汰劣,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十年来,马鞍山市厚植制造业优势,打造“1+3+N”产业集群,即以钢铁产业为主导的先进结构材料国家级产业集群,以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为标志的3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集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为特色的若干个市级新兴产业集群。
近年来,马鞍山将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作为主攻方向,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协同协作、生态联防联治、跨省政务服务通办等方面,全市域、全领域与沪苏浙同频共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增效。
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区位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马鞍山市密切 十年来,因钢而兴的老工业基地马鞍山市,践行新发展理念,赋予城市新内涵,探索在工业沃土上打造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长三角“白菜心”,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宣城:双圈联动
形胜皖东南山灵水动◆联动长三角科创赋能
“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这是宣城的文化底蕴。千年郡府地,历史悠久,人文昌盛。
宣城,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全市生态系统完好,生态秀美,山灵水动,绿色宜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市围绕“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奋力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踔厉奋发书写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华彩篇章。
过去十年,宣城市先后加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和G60科创走廊,成为南京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和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融入“双圈联动”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创新与合作,在宣城市不断“上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被摆在宣城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一“关键变量”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科技创新,非凡十年。十年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创新型宣城,蹄疾而步稳;十年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闯出“科技新路”、实现“十年跨越”,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聚力创新发展由名不见经传为崭露头角,宣城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潜力,由过去的安徽省16个市中的十位以后,跃升到全省的第4位和第5位;在长三角26个中心城市中,创新持续力指标位居第3;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
十年来,宣城市坚持“工业强市、制造强市”战略不动摇,聚力提质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实现了“集聚发展进一步提高、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创新驱动引擎澎湃,鼓点激昂。宣城成功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创新能力、创新潜力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智慧宣城”“数字宣城”加快建设,“城市大脑”上线试运行。已初步形成宁国电子元器件、广德PCB、宣城经开区软件大数据等数字产业集群,数字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一组组数据标注十年征程,一个个项目呈现十年硕果,一处处变化观照十年跨越,这是宣城奋进的旋律。
铜陵:“三生”共赢
中国古铜都◆智造新铜都
前一阵,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次‘转身’”的诗意点赞,很好地描画出活力铜陵的风采。
一座曾经“重生产、轻生活”的城市,“转身”成为了宜工宜商、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成果斐然,城市面貌变化巨大。一个厚重的工业之城激发出了新活力,“蝶变”活力之城,正是古铜都的“新姿态”。
这里有硬货!铜、黄金、白银和石灰石储量全省第一,硫铁矿储量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素有“八宝之地”“鱼米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文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采冶铜的历史绵延余年。古往今来,这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和人文学者,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里是“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企业来自铜陵。
铜陵,依矿建市,因铜而兴。铜产业是铜陵最有特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如今,在铜陵不少涉铜企业的车间,机械手臂飞速运转,大屏上的生产数据实时跳动……铜产业正在发生“智变”。
铜陵,踩着时代的鼓点拔节生长,从“中国古铜都”走向“智造新铜都”,从资源枯竭城市到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一铜独大”转向了“多点支撑”,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产业亮点纷呈。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在“抓住铜、延伸铜”的同时,“不唯铜、超越铜”。
十年来,铜陵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创富惠民,加速推动由传统工矿城市向现代化宜居城市迈进,探索出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转型之路,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开启了高品质生活。
安庆:有“戏”之城
黄梅流韵唱新曲◆欲振雄风开新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这就是安庆,一座有“戏”的城市!
安庆历来是经济重镇。在产业结构上,石油化工曾经“一业独大”,城市虽“因化工而兴”,但也受到“化工围城”之困,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庆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知重负重、紧抓快干,连台好戏轮番登场。
十年来,安庆市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瞄准“进百强、上台阶”目标,坚持工业立市兴市强市不动摇,聚焦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区域重点城市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奋力打造“五大宜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安庆市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抢滩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实施“一十百千”培育工程,全力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十亿项目和亿元税收企业,形成安庆制造甲级队,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十年淬炼,绿色发展谱新篇。安庆重塑产业体系,向“两新”方向持续发力,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两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聚集地加快构建,桐城节能环保、太湖功能膜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入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稳步搭建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十年砥砺,百姓生活“节节高”。大别山区,天柱山、花亭湖、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既是安庆文旅闪光的名片,也带动了百姓兴业致富;在城市,治理后的石塘湖等再现了诗人笔下“携得清樽上小航,乘潮打桨午风香”的生态美景,成为市民休闲观光好去处。
如今,放眼宜城,公园街角,黄梅曲调轻快绵长;综保区内,满载货物的车辆穿行其间;江边湿地,越冬候鸟翩跹起舞……一幅壮丽的新画卷正在宜城大地以蓬勃之势徐徐铺展。
池州:“拔节”生长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对池州的流连;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这是李白对池州的钟情。
0多年来,诗韵厚植着这里的文脉,滋润着这里的风物。
进入新时代,发挥好生态优势,保护好青山绿水,建设一个天蓝、地净、水清、岸绿的美丽家园,是池州人民的共同愿景。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池州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坚定扛起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推动经济提质扩量增效。
绿色转型,城市“拔节”!
近年来,池州市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该市聚力发展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健康医疗养老、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创意八大新兴产业,每个产业成立一个由池州市四大班子负责同志牵头的工作推进专班,制定一个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一个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一张招商地图、建立一个重点项目库、培育一个商协会、牵手一个智库,每年形成一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推动产业链提质扩量增效。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盆景变风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老树发新枝”。十年来,池州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迭代升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更加明显,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如今,放眼池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高技术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处涌动着蓬勃的朝气,一幅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位处经济活跃度高的长三角地区,池州人正在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池州工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一定会描绘出更加精美绝伦的“工笔画”。
黄山:不负名山
黄山之美岂止山水◆奋进之笔再绘新景
黄山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聚焦重点产业,补齐产业短板,打造转型升级加速、综合效益显著的新兴产业“主引擎”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是一扇窗,从这扇窗口里,看到的是美丽中国。
为扮靓这扇窗口,黄山市围绕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为抓手,加快推进“大黄山”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引领安徽旅游走向国际的“桥头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黄山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最富激情、最放光彩的时期之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三捧“长安杯”、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黟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递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黄山市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文化自然“双世遗”和历史文化“双名城”城市。以山名市、以文立市、以旅兴市的黄山,成为世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但是,黄山没有陶醉于这些金色名片,打出“制造强市”的产业牌。
创意创新,愿景变风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一串串亮眼的数字,奏响了该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最强音。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过去十年,黄山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九大新兴产业。十年来,该市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拥有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
不负绿水青山。过去的十年,是黄山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十年,是城市名片不断擦亮的十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黄山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为实现崛起赶超提供坚实支撑。奋进中的黄山,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进新征程,不断解锁美丽幸福之城“新密码”。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