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吴彦飞通讯员胡昊马泽一胡学俊)“一送里格红军……”、“小小竹排江中游……”、“一条大河波浪宽……”……一首首红色革命歌曲嘹亮婉转地响彻山林,革命前辈们崇高无私的革命精神感染了现场的所有人。这是固始县发改委组织开展“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活动的一幕。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首要内容,以大别山干部学院为主要平台,集中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参训学员40余人先后来到“红田惨案”遗址、大别山腹地的新县箭厂河乡列宁小学的旧址、重走“志仁小道”等红色革命历史遗址。每到一处,全体学员切实亲身体验到“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红田”精神浸染心灵。5月15日上午,初夏的时节,小雨淅淅沥沥、松柏青青。参训学员40余人来到“红田惨案”遗址,肃立在烈士墓碑前。
“黄麻起义失败后,在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李家河村一块30平方米的水田里,有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面对敌人屠刀,坚守信念,视死如归,被反动派残忍的杀害。在这片30平方米的水田里,每平方米至少倒下近10名烈士,可谓抓起一把泥土都能攥出血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老百姓为纪念这些革命先烈,把这块浸润着革命先烈鲜血的水田,命名为“红田”。”随着讲解老师的讲述,一幕悲壮的英雄画卷展现在大家眼前。
伫立在雨水中的全体学员,聆听着革命先辈们英勇就义的光辉事迹,肃然起敬,自发地在遗址边集体默哀,为烈士们敬献亲手折的小白花,表达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
杜鹃花开红更艳,烈士英灵驻心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离开“红田惨案”遗址,全体学员来到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朗朗的读书声从列宁小学多媒体教室飘出窗外,回荡在紧邻的宗祠上空。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吴焕先,将位于吴氏宗祠的私塾学馆改造为箭厂河中山小学,一边普及小学教育,一边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后来改名为箭厂河列宁小学。”讲解员介绍说。
走进吴氏宗祠的教室,一方不大的地方摆着几十个小板凳,没有桌子,一面黄色的“黑板”尤为引人注目。
“这块特殊的‘黑板’由黄土刷制,当时办学条件极为艰苦,老师们曾以黑炭当粉笔,学生则用锅灰水当墨汁。”讲解员向大家“揭密”并进一步地介绍说,“‘列宁小学’少儿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学员从群众中来,受到思想启蒙后,又回到群众中去,像一颗颗‘火种’播撒在大别山区,为革命孕育出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
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仅箭厂河列宁小学就先后毕业学生多人,参加红军长征的有80多人,其中约60人担任了红军团级以上的干部。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经过讲解员地讲解介绍,全体学员被一个生命定格在16岁女孩肖国清的事迹所感动。被俘后的肖国清遭受皮鞭猛抽、火香烧灼、竹签刺指等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不吐一字。敌人把年仅16岁的肖国清活埋在王边地沟。肖国清牺牲时毫无惧色高唱《国际歌》。
歌声在野菊怒放的旷野中回荡,杜鹃花却在这不该开放的秋日里映红了山梁,并且一年又一年,这里的杜鹃花总是比别处的杜鹃花开得更红、更艳,开得时间也更长。人们在悄悄地传说着,国清没有死呀,那杜鹃就是国清的灵魂所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昔日的“列宁小学”已所剩无几,但延续红色信仰建立起来的现代教育体系,把无数大别山儿女培育成才,为老区挺起奋发有为的脊梁。
追寻革命遗迹,赓续红色精神。5月16日上午,全体学员穿上红军服、戴上八角帽,来到金兰山地质公园,高举红旗重走“志仁小道”,亲身体验“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志仁小道”全程3.5公里,位于溪涧众多、林茂山幽的连康山景区的一条沟涧之中,山道环坐于奇石异涧、青山岱峰之间,是以新县第一位共产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王志仁的名字命名的小路。王志仁同志当年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经常在这样崎岖的山路中穿行。
经过修葺的志仁小道,早已不再是当年需要翻山越岭的山路。队伍一路蜿蜒前行走在小道上,感受大山的深幽,更加体验到革命先辈们当年艰难困苦环境的情景和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筚路蓝缕的斗争历程。
小道两旁郁郁葱葱,小道随山溪之势而成,每一曲、每一折都形成飞瀑跌泉,整条溪内有深潭数十个,随处可见山石间奔流而下的飞瀑。小鱼在潭底潜游,鸟儿在山间幽鸣,山路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学员们在行进途中仿入出世的画卷,遥想当年枪炮轰鸣,前有险阻后有追兵的困境,感觉曾经硝烟弥漫的岁月就在眼前,如今的幸福生活又是多么的可贵。
行走其上,台阶蜿蜒曲折,两旁树林树香叶红,还不时能见到一池池山间清泉。站在桥头望去,溪里的石头大如巨象,小如卵石。有的垒石成坝,有的自陷为潭,水态因石而异,它冲击巨石,回流迸发;它经石坝自成水帘,急流勇进;有时在矗石四周环行,有时从迭石中穿行,遇到一段比较平坦的石滩,它们滚滚而下,恰似革命的洪流激情澎湃,奔流倾泻。
“过去革命前辈们舍生忘死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更要把这种精神传承光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要牢记。”攀行在山幽林密的小径,追忆着当年红军在恶劣环境中作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感受当前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一送里格红军……”、“小小竹排江中游……”、“一条大河波浪宽……”行进间,有的同志有感而发唱起了红歌,嘹亮婉转的歌声响彻山林。
“今天重走红军路的体验让我们入情入境、感触颇深,今后我们将始终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更要学以致用,把红色基因蕴藏于心灵、作用于精神,把大别山赋予的时代价值落实在今后工作中。”大家纷纷表示。
(映象网信阳新闻-688,投稿邮箱:yxx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