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楔子:
“什么是三线?”这大概是三线备忘编者被问的最多的问题了,其实各个平台的百科里都有,可能过于公式化,不是很好理解。
今天我们用《远去的炮声》系列第十家三线迫击炮厂——代号为厂的国营陵川机械厂的备忘,来向大家形象的说明一下。
远去的炮声·四川陵川厂透视四川国营陵川机械厂,这个专业常规兵器制造厂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三线厂真相,包含:三线背景、三线人、三线援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三线,认识三线。
02三线厂:三线背景,什么是三线厂?
国营陵川机械厂,企业代号为厂,正式厂名:国营一六七厂,是一家筹建于年1月的三线内迁迫击炮厂,他是五机部在四川建设的第一个常规武器厂。
当年为什么要内迁呢?这就涉及到什么是三线?还有“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进入六十年代后周边的台湾、越南、印度都在蠢蠢欲动,美苏动作频频,我们随时面临着战火的威胁。
因此年,三线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国家根据地形地理状况划分出了一线、二线、三线。
三线建设·一段属于父辈的峥嵘岁月一线则是指东部沿海、东北、内蒙等边境地区。
三线简要的来说就是距离海岸线与边境公里以上的中国内陆腹地,依托太行、乌蒙、秦岭、大别山等山脉,以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地为主构成的地区。
三线与一线的中间地带,则为二线。
三线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年开始,把一线的企业向三线转移的过程。
陵川厂旧址·大山里的“山建厂”03四川陵川厂,四川第一炮的三线迁徙
四川陵川厂就是在上边的三线建设背景下,从地处一线的南京晨光机械厂(代号厂),搬迁到地处三线的重庆市华蓥山脚下的合川县清平镇的。
整个三线期间建设与搬迁的类似企业有一千多家,这些厂子被称之为“三线厂”,因为他们大多都地处深山,所以很多地方人称之为“山建厂”。
我们之所以拿四川厂来做“什么是三线”的实例,是因为这个厂有两个特点格外让三线备忘编者印象深刻:
第一、此厂建厂日期年1月,这个日期是即为接近三线建设的开始时间的,他是第一批进驻四川的常规武器三线厂,在全国来说也是对三线建设响应最快的炮厂了。
第二、这个厂子厂名“陵川”,正是金陵、四川两地各取一字组成,有着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大三线的典型特征。
南京晨光厂旧址·洋炮雕塑04三线人:什么是三线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说完了三线厂,就不得不说三线人了!那么什么是三线人?
我们三线备忘习惯把三线人分为几种:三线援建人、三线厂职工、三线子弟。
三线援建人指的是:三线厂的第一批外地援助建设者,由于三线地区大部分没有工业基础,因此包括企业管理干部、技术工人等多数从东部对口企业支援。
三线职工指的是:三线厂内工作的人员,这一类三线人来源比较广包括专业退伍人员、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当地招工、知青招工等。大多是在企业建厂过程中或建成后陆续进入的人员。
三线子弟指的是:当年跟随父母从城市到三线建厂地或出生在三线厂的子弟,他们是特殊时期造就的一群特殊人群。
这三类人的精神被总结成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献青春”、“献终身”指的是三线援建者和三线职工,“献子孙”则是指三线子弟,三线备忘的编者就是其中之一。
三线建设·好人好马上三线05四川的三线人,援建再援建
四川厂的援建者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1、有四十年代中期从四川原二十一兵工厂回迁到南京,又因三线建设回到四川的老抗战兵工和他们后人。
2、有五十年代从山西长治原兵工厂到南京厂再到四川陵川厂的老革命及其后人。
3、有五六十年代南京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他们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伟大号召引导下,踏上了西行援建四川陵川厂之路。
道县利群厂旧址·为人民服务四川陵川厂更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己属于大三线迫击炮厂,继承了南京厂的迫击炮生产线和技术力量,转过身开始援建,随后开始建设的各个省的地方小三线厂:包括安徽9江南厂、山东蒙阴光明厂、云南曲靖云机五厂、河南南召长江厂等。
在网名为“蓉城不老客”的四川陵川机械厂一代子弟留言告诉我们编者:“去的一批人都成了云南曲靖云机五厂的骨干力量,我的同学也成了厂领导。”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还要说一下大三线与小三的概念,以及三线建设的不同阶段。
小三线·省属地方军工厂06大三线与小三线的区别与三线建设两个阶段
三线除了本文前边提到的按照离边境前沿划分外,还有一个大三线与小三线之分。
小三线是根据毛主席“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的指示,各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的地方军工企业。
这样大三线和小三线厂子最好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归中央直属。
四川陵川厂就是属于大三线的工厂,虽然地处四川省内,但管理上地方上没有权利,他的管辖权直属第五机械部(兵器工业)。
正因为这样无论从技术实力还是政策支持,四川陵川厂都要比小三线兵工厂强一些,因此可以抽掉人员援助建设各省小三线。
三线备忘·寻找曾经的三线三线建设往事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时间上的差异,三线建设是有两次建设高峰期的。
第一次是:年至年末,背景在前文讲过;
第二次是:在年至年,主要是因为“珍宝岛保卫战”,我们面临北方大国的威胁,抓紧建设小三线。
而为了加强对北方大国坦克的打击力度,当时各个省小三线也扩大了产品线,因此从四川陵川厂抽掉技术人员补充。
三线人的援建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是发展一只花,哪里能开往哪插”的真实写照。
陵川厂旧址07写在最后:三线备忘,让更多人了解三线
写此文源于两个原因:
第一、《远去的炮声》作为一系列记录三线迫击炮厂的文章,其他9家省属小三线都做了相对详细的描述,只有四川陵川机械厂这家在三线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厂子,没单独写,觉得还应该写一下,让更多人知道他。
第二、三线厂、三线人由于种种原因,太多的人无法知道,更谈不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