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年9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暮春的大别山繁茂青翠,莽莽苍苍,看似无路。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驱车穿梭其间。百年间,星火不灭的红色队伍,就是在这崇山峻岭中,走出一条条山道来。
这是一座革命的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的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在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始终坚持战斗,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红色奇迹。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书丰碑。”这里走出了多位开国将领,百万 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这更是一座精神的山。28年革命烈火熊熊,也曾堕入至暗时刻。但老区人民对党的信念始终如山般坚定,筑起一道摧不垮的血肉长城。
4月下旬,长江日报采访团走访了湖北红安,安徽金寨,河南光山、新县等地,探寻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红色路迹。
位于河南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摄于4月29日
戴家满门忠烈,14人参加革命,13人为革命献身
年11月13日,一声枪响,打破暗夜沉寂。
“暴动,夺取黄安城!”怒吼震天,起义军漫山遍野,腾腾烈焰映红夜空,照亮了倒水河岸。革命的红旗 次插上古老的黄安城头。
在湖北省红安县(旧称黄安,解放后改名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里,一幅幅特制的声光电3D立体画卷,生动还原了94年前黄麻起义的图景。
年,大别山民怨深重,百姓以各种方式反抗和斗争,但始终没有改变现实。天降大任于中国共产党。当一群共产党员将革命火种播撒到大别山间,劳苦大众从觉醒中奋起,28年革命大幕从此拉开。
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通过在大别山区的一星期采访,看清了这场革命斗争的来龙去脉。
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朴诚勇毅”四个大字挂在最醒目的位置,这是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的校训。五四运动时期,董必武在武昌创办武汉中学,逐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黄安县先后有80多人到武汉中学读书,其中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他们毕业后回到故里,成立黄安青年协进会,将马克思主义带回家乡,组织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
年黄安大旱,地主与奸商勾结,囤积居奇,百姓苦不堪言。黄安青年协进会带头截粮拦米,让农民们感觉到,“这群省城回乡的年轻人,是真正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更多人加入到农村革命运动中,这里的群众基础日渐深厚。
同一时期,安徽金寨和河南光山也相继成立党组织。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路线。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相继爆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
“革命是为了翻身求解放。对很多革命者来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的根本缘由,不是为自己,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红安县档案馆馆长辛向阳说。
辛向阳向长江日报“华彩长江 激越百年”采访团讲了几段故事。
在鄂豫皖,共产党人的 代表董必武、戴克敏、吴焕先、王树声、周维炯,他们的家庭都不贫穷,经济条件可观。但他们走出了自己的家庭,不惜自我颠覆,走上革命道路。
黄麻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戴克敏,出生在书香世家。他21岁时参与领导黄麻起义,创建了柴山堡根据地和红三十一师,26岁时牺牲。戴家一门忠烈,全家有14人参加革命,其中11人英勇献身,2人病逝在工作岗位,仅有戴克敏胞妹戴觉敏幸存。长江日报记者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里,看到一块写有33个名字的“戴克敏家革命成员系列表”,深感震撼。
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将马克思画像贴在香案上,其父大怒:“这是敬祖宗的地方!”吴焕先说:“马克思是革命导师,照他的办法,就会创造出个新社会来!”为了革命,吴焕先的家遭到土豪劣绅血洗,6人牺牲。
“为人民创造出个新社会”,这就是大别山的故事,是流淌在共产党人血液里、传播到贫苦人民心目中的信念。辛向阳说,红军所到之处,打土豪,分田地,让劳苦人翻身解放。老百姓叫这支军队“菩萨兵”,视之为自己的子弟兵。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坚守着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直至革命胜利。无论是高潮、低潮,还是在革命受挫的危急关头,大别山人民始终没有放弃、没有投降。”在采访中,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告诉我们,就像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写到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大别山区的老百姓亲眼看到了这个,相信这个。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碑。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摄
大别山红旗不倒,八兄弟前赴后继为人民捐躯
4月29日,长江日报采访团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顺着台阶拾级而上。革命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红色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鼎盛时期有主力红军4.5万余人。在不同革命时期,这里多次经历红军主力部队转移和敌对势力“围剿”掠杀,革命之路艰难多舛。
面对死亡威胁,大别山儿女没有退缩。长江日报采访团采访了当地的党史专家、博物馆馆员、红军烈士后代,他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红旗不倒”的故事。点点滴滴都是英雄血,寸寸铁骨都是不屈的革命意志。
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策源地。山丘上,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园。采访团在这里见到了 老战士王茂贵,他一直住在山脚下,今年86岁。每天清晨,他都会走上长长的台阶,到墓园里扫去地上的枯枝杂叶。
王茂贵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墓园里的烈士,主要来自红军游击队、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86岁的 老兵王茂贵为红军烈士守墓半生。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摄于4月28日
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敌人以30余万人的兵力,对大别山进行“清剿”。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中共鄂豫皖省委毅然重建红二十五军。被称为“红二十五军军魂”的吴焕先说:“鄂豫皖根据地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丢,大别山的红旗不能倒!”
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的小村子召开花山寨会议,决定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北上,成为长征中到达陕北的 支红军部队。花山寨会议同时决定,红二十五军走了,再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光山县史志研究室主任兰江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多次遭遇寡不敌众、伤亡惨烈的激战。面对敌人地毯式清剿,他们一连几个月住山林岩洞,吃葛根、观音土。为摆脱敌人包围,常常在冰雪里疾行几十里,穿丛林、攀悬崖,仅靠野菜充饥。
但战士们坚信,哪怕只剩一个人,就是红军的一份力量,就是革命的一粒火种。
“我们这辈人的好日子,都是先辈用血换来的。”在光山县文殊乡杜槐村匡塆,红军烈士后人匡世成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拖着两米高的草垛风尘仆仆赶来。匡世成带着长江日报采访团来到“匡氏八英烈纪念堂”,纪念堂墙上,列着8位匡氏英烈的画像,年轻的面庞令人动容。
匡世成说,在红二十五军决定长征前,炊事班班长匡占华请假回家探望父母。回家后才知,自从他参加红军后,当地保长和民团逼他父母交人,父亲含恨 ,母亲撞墙而亡。
匡占华强忍家破人亡的痛苦,向堂兄弟们宣传红军,号召大家加入红军。匡家7个兄弟追随匡占华一起到花山寨参加红军,他们先后在战争中牺牲。参军时,年龄 的匡永寿19岁,最小的匡书华才12岁。
说到动情处,匡世成眼含泪水:“当时就是这样,一个火种点燃另一个火种,聚在一起就是熊熊的革命烈火。”
“敌人兵力强,武器好,为什么仍不能战胜红军呢? 因为他们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犯不上为当官的和地主土豪劣绅去卖命。革命者就大大不同了,他们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是为了革命理想而敢于牺牲的人,所以人民拥护红军。革命力量弱小是暂时的,红军受挫也是暂时的。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者,是不可战胜的!”在《我们在大别山上》一书中,作者马德俊写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金寨县考察。他说:“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乡间地头的四方井,红军挖出的井水至今清甜
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成为党的铁靠山。28年红旗不倒,为的是人民,靠的也是人民。
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曾祥美向长江日报采访团讲述了周家姆“舍子救红军”的故事。
年5月,王树声(后来成为开国大将)被敌人追杀,来到麻城县西张店村,躲进农民周家姆的家里。敌人放言抓不到王树声就“血洗西张店”。周家姆站出来说:“王树声就藏在我家里。”
周家姆让大儿子王政道换上王树声的衣服,王政道随后被敌人捆走。王树声脱离了险境,王政道却牺牲了。
几年后,已是红军师长的王树声回乡探望,跪在周家姆面前,热泪盈眶地说:“干娘,您不只是我的干娘,也是我们红军的干娘啊! 有了您这样的娘,我们红军才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啊。”
“把 一粒米当军粮,用 一块布做军装,将 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鄂豫皖人民一心向党、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写照。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奇迹。刘邓大军如何能够孤军跃入敌人的腹地并扎下根? 因为有大别山人民。
在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书中,这样说道:“他们全力支持我军,和我们同生死,共患难,不避风险地掩护我工作人员和伤病员,帮部队保存物资、带路、侦察敌情,协助我们战胜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时代变迁,抹不掉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党和人民心连心的故事从未断过。
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有一口四方井。在这里经营家庭农场的杨长太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这口井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年,刘邓大军中原突围,李先念率军在东岳村驻扎。当地老百姓吃水困难,这口四方井眼看要见底,李先念便让红军战士把井再挖深一点。”没想到,一挖挖出个泉眼,水哗哗就出来了。杨长太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压着水井手柄,清凉的泉水喷涌而出。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我们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军民同心。”在 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杨长太从“一个没文化、没技能的农民”变为新型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带着农民乡亲做电商,卖农产品。他不仅自己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致富带头人实现了“三级跳”,还带动50户贫困户人实现了脱贫致富。他把公司名字取了四方井的谐音“四方景”,为的是牢记革命初心,带着乡亲们过好日子。
“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再见了,大别山》是这里家家户户传唱的红歌,唱出了人民军队对这片红土地的深情。长江日报采访团从歌声中深深感受到,正因为党民同心、军民同心,才有了“28年红旗不倒”,才有了 的革命胜利。
中央党校党史专家石仲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志不改道不变
鄂豫皖苏区为何能坚持“28年红旗不倒”?它给予今天什么启示?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党史专家石仲泉。
人们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摄于4月25日
长江日报记者:鄂豫皖苏区“28年红旗不倒”。如何理解“红旗不倒”,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
石仲泉:鄂豫皖苏区处于中部腹地,以大别山为中心,包括周围二十余县,鼎盛时期面积扩展到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万,主力红军4.5万余人,建立起26个县的革命政权,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这直接威胁着国民党政府的核心统治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各个县和镇被反动派占领了,但游击队到大别山里坚持游击战争。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这里是全国 的一块游击区,且是红军 保持了军级建制即红二十八军拥有人的游击区,这很了不起,在全国具有 性!抗战时期,在这里又建立了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转折点。从这个方面说,大别山的红旗始终未倒。
长江日报记者:鄂豫皖地区能持续战斗并走出这么多红军和英烈的原因是什么?
石仲泉:鄂豫皖地区是闹革命比较早的地区。这里的广大群众所受反动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深重,同时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这里传播较早,贫苦大众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觉悟意识较早,为了翻身求解放,革命意志特别坚强,前仆后继,持续接力进行战斗,因此实现“28年红旗不倒”。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走出了2位国家主席、2位共和国元帅、3位大将、13位上将、44位中将、多位少将。全国十大将军县中,这里就占了5个,即红安、金寨、新县、大悟、六安,这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个伟大的革命传统,我们大别山的儿女一定要发扬光大。
长江日报记者: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石仲泉:今天,回首这段岁月,重温这段历史,也启发我们,要有坚定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勇气,志不改、道不变,坚持红旗不倒。在新时代奋斗征程上,我们无疑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巨大风险和严峻挑战,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但只要我们认真汲取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与人民站在一起,使党始终具有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强大根基,我们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这就是党具有青春活力的重要密码,这也是鄂豫皖地区坚持28年斗争红旗不倒的密码。
武汉大学大学生与采访团一同寻访大别山
“这是一堂在山间流动的党史大课”
红安县七里坪镇熊家咀村村民姜能山义务守护烈士墓60余年。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彭年摄于4月25日
在为期一周的鄂豫皖之旅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级本科生徐梦岩作为大学生代表,和长江日报采访团一起深入大别山,探寻红色路迹。一路上,她和长江日报采访团一同前往红安、金寨、光山、新县等地,与党史专家、革命烈士后人等畅谈,为探访注入了青春视角。
徐梦岩今年20岁,思维跳跃,是个快乐的00后。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她对党史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兴趣和专注。“有同学打趣说我是出来玩的,但我把它当成一堂课,一堂在山间流动的党史课。”
在校园里,徐梦岩负责运营学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