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习近平赴河南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信阳市新县。以大别山为中心建立的鄂豫皖苏区,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而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带的新县正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继年4月赴安徽省金寨县考察之后,习近平为何再访大别山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选择到此有什么深意?
01:04△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调研
大别山的革命火种,被这样一群人保存下来
在新县,习近平踏访的第一站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陵园建于年,占地亩。
△正门上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金色大字是由李先念同志亲笔题写的。(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习近平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
△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年,碑身呈五边形结构,碑高13.1米,纪念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牺牲的13万多英雄儿女。碑身正北面为朱德的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这是今年以来,继在江西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甘肃高台县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敬献花篮后,习近平第三次在国内考察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是烈士陵园内的英烈广场。广场由英名墙、永生雕塑和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时势图组成。英名墙似一本打开的名册,镌刻着鄂豫皖三省二十六县一万名烈士的英名。永生雕塑像一把火炬,上面多组烈士影像寓意着革命烈士在烈火中永生。
从年8月土地革命战争打响,到年10月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区有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登记在册的仅有人。在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堂,陈列着一些英烈们的生平事迹。
△吴光浩(-),湖北黄陂人。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打响了鄂豫皖地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黄麻起义后不久,吴光浩率领的部队就遭到敌人疯狂反扑,被迫突围。此时的大别山区正值严冬,部队缺衣少食,面临随时瓦解的危险。吴光浩把大家聚集起来坚定地说:“当前革命虽处低潮,但是谁也不能阻止革命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照党的主张自己多想办法奋斗,总有一天可以搞出个名堂。”
△吴焕先(-),河南新县人,9年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身为新县人,吴焕先同样参与领导了黄麻起义,遭遇失利后,留在当地坚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
△这是一组以吴焕先烈士为代表的大别山烈士群雕,反映了大别山人民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
△沈泽民(-),浙江桐乡人,著名文学家茅盾(原名沈德鸿)的弟弟,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8名党员之一。
年,沈泽民受党中央派遣来到鄂豫皖苏区,任鄂豫皖省委书记。年,身患重病的他坚持给中央写了一份长达一万三千字的报告。其中写道:“唯有万死的决心来转变,洗心革面,重新做起!”
△写完这份报告10天后,沈泽民病逝。
正是因为有信念如山、初心不改的革命精神,像吴光浩、吴焕先、沈泽民一样的革命烈士们,才会坚持斗争到底。大别山的革命火种也因此被保存下来。
△这是松柏掩映下的无名烈士墓区,建于年。土地革命时期,人口不足10万的新县,先后有5万5千人为革命献身。尽管名字无人知晓,但功勋永垂不朽。(央视记者潘巍王波涛拍摄)
鄂豫皖苏区红旗为何屹立28年不倒?
站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纪念堂门口,可以远眺到对面英雄山上的“红旗飘飘”主题雕塑。雕塑高28米,象征着鄂豫皖苏区28年红旗不倒。
△在这座主题雕塑上,能清楚看到上面的8面红旗,分别代表从鄂豫皖苏区走出的8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红十一军、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央视记者潘巍王波涛拍摄)
从年黄麻起义到年新中国成立,28年间,鄂豫皖苏区武装斗争不断,革命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大别山上。是什么原因,能让鄂豫皖苏区的红旗28年不倒、火种28年不灭呢?坐落在英雄山下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提供了答案。这里也正是习近平在新县考察调研的第二站。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博物馆前英雄广场的主题雕塑《启航新长征》。这座博物馆保存着大别山四度辉煌的历史故事。
从土地革命初期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到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鄂豫皖边游击根据地,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据地,最后到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转折,大别山的四度辉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不平凡历程。
△这是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使用过的印章。(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于年11月7日至20日开会讨论通过,年初传达到鄂豫皖苏区后,紫云区二乡苏维埃秘书方思归将其书写在一面青砖墙壁上。图片里展现的就是87年前的那一面墙壁,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年6月26日,国民党军30万人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原军区主力军部队突围后,大别山区游击队在异常恶劣的形势下,坚持开展游击战争。刘名榜就是其中一员。
△刘名榜(-),河南新县人。当年的大别山区游击队队员。新中国成立后,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这是刘名榜的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证。
年8月,为粉碎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挥师南征,跨越陇海线、涉越黄泛区、血战汝河、抢渡淮河,于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完成了战略进攻的第一步。
△刘伯承和邓小平。
△邓小平在光山县北向店干部大会上作《目前形势和南征问题的报告》。他说:“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在三个月内,陈粟、陈谢能大量歼敌,江汉、桐柏、豫陕鄂和淮河以北地区能深入工作,对全局则极有利。”当时他43岁。
△这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作战时留下的60炮筒、机枪及机架。
年9月10日,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光山县接见了刘名榜、邱进敏等99名游击队战士。邓小平问刘名榜:“那么艰难,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刘名榜回答:“靠党的坚强领导,靠握紧枪杆子,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百姓冒着杀头的危险,铁了心地支持、掩护我们。没有他们,我们一天都活不下来!”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成为党的铁靠山。这就是鄂豫皖苏区红旗28年不倒的重要原因。“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代代相传。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习近平还看望了18位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
△独家视频
习近平:红色教育要常学常新
△这是18位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
△这是吴焕先的侄子吴世友,今年60岁。曾在部队服役13年,立过个人三等功。年9月转业至新县县委办公室从事后勤工作至今。他说尽管没有见过大伯吴焕先,可是大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勤勤恳恳工作、本本分分做人。
三年前,在考察大别山腹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的安徽金寨县时,习近平曾经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最高领导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再访大别山,就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
到访田铺大塆跟随总书记感受乡村文艺范儿
在新县,习近平不仅缅怀革命先烈,也牵挂着老区群众今天的生活。提起“创客小镇”,你也许会想到硅谷的车库;说起“文艺范儿”,你也许能闻到塞纳河畔的咖啡香。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在鄂豫交界处的大别山里,一个村子竟把这两个时髦词汇“混搭”在了一起。9月16日下午,习近平就来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创客小镇。
△创客小镇被青龙岭包围,距离新县县城24公里。大塆村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居住着81户,位村民。(央视记者潘巍魏轶拍摄)
五年前,这里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房屋有近百年历史,环境破旧。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常住人口只有人。
△改造前的大塆村。(资料图片)
年,大塆村请来自北京、苏州等地的设计团队规划改建村落。在升级道路、供排水、垃圾中转等基础设施的同时,还保留了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结构肌理。
△大塆牛栏。这是田铺大塆现存最早的建筑之一。(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村子里建于清末民初的土坯房,现在被取名“时光老舍”,成为见证时代发展的标本。(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年,“乡村创客”的发展理念启发了当地人。他们与上海的一家旅游管理公司合作建起了河南省首个“乡村创客小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山坳中这个平凡的村子变得时髦、热闹、年轻了。
△创客店铺“匠心工坊”出产的传统工艺绣花纳鞋底,一百元一副。(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不秋草”是竹子的别称,也是创客小镇的竹编工艺品店。“不秋草”的竹编手艺人余品林是新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人。(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创客小镇的皮影戏院。(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八零后”怀旧童年体验店。(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创客们起的奇趣店名经常能招揽到不同年龄层的游客。(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小镇里古雅的豫南民居吸引了不少文艺女青年来这里写生。(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回老家、当创客,韩光莹和他的“寒舍”
手工铺子、咖啡馆、民宿、儿童乐园……20多家创客店铺吸收了当地多人就业,其中有大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人。他们人均年增收1.8万元。年,“创客小镇”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有多万元。
△乡村的样貌变了,村中人口结构也悄然发生改变。与年相比,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明显减少,返乡人员增加到了21人。(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韩光莹就是返乡青年中的一个。年,他远赴韩国的一家造船厂打工。年,老家的美丽乡村建设让他心里痒痒,辞去了国外的工作回家创业,投资20多万元将老家的土坯房改造成民宿,取名“老家寒舍”。
△韩光莹和他的“寒舍”。取名“老家寒舍”既有自谦的说法,又与他的“韩”姓同音。寒舍有三个房间、四张床位。今年十一七天长假,已经有四天被预订了出去。整栋预订的价格是每天元。
在田铺大塆,习近平先后走进“匠心工坊”手工艺品店、“老家寒舍”民宿店、“不秋草”竹编工艺店等创客小店,实地了解这里打造创客小镇、发展特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情况,还自己付钱买了几双手工制作的富有当地特色的鞋垫。习近平指出,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要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能够洗上热水澡,村容村貌要整洁优美。
△独家视频
习近平考察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
△韩光莹特地准备了当地的板栗、野生猕猴桃、野生菱角这些山中物产招待特别的客人。(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如今,“寒舍”每年给韩光莹带来8-10万元收入。韩光莹还成了村里民宿合作社的带头人。他希望带领全村11家民宿把规模越做越大,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河南之行仍在继续。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第三次到河南考察调研。总书记此行还将到访什么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