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地理坐标介于东经°22′至°15′,北纬1°01′至2°7′之间,是合肥经济圈的副中心,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的节点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该市东接省会合肥市,南临安庆市和湖北省黄冈市的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信阳市的商城、固始县相邻,北至淮南市并与阜阳市隔淮河相望,形成了一个承东启西、襟江带淮的地理位置优势。
市域地形多样,西南部是大别山北坡的山地,东北部则是平原圩畈,整体地势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市内有超过座海拔超过米的山峰,其中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高达米,是安徽省内的高峰之一。六安市的水资源丰富,淠河、史河、杭埠河等主要河流穿境而过,还有佛子岭、梅山、龙河口等大型水库,形成了以淠史杭灌区为代表的庞大水利网络,灌溉着下游广阔的农田。
六安市的行政区划包括个市辖区(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和4个县(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省辖市。
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58.6万人,年GDP实现.4亿元,同比增长6.2%。
历史沿革上古时期,皋陶及其部族在此地生息,皋陶去世后葬于六地,故此地得名“六”。夏商时期,六地为淮河以南地方国之一,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这一地区出现了英、六、蓼、群舒等多个封国。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年),汉武帝以“六地平安”为意,将衡山国内的部分地区划出,设立六安国,封刘庆为六安王,这是“六安”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首次出现。
宋代,六安县的地位提升,先是成为六安军,随后在元朝设六安州,领有六安、英山二县。明清两代,今六安所辖地区分别属于寿州和六安州。
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年,省辖六安市正式成立。年,叶集区设立,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地方文化六安的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括庐剧、大别山民歌、舒席制作技艺、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邱柳编工艺。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六安地区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六安市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例如六安汉代王陵墓地,它作为西汉六安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于研究西汉诸侯王分封制度及相关历史文化具有极高价值。此外,还有诸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皋陶墓、英布墓、西古城遗址、东城都遗址等,这些遗址和墓葬群不仅反映了六安悠久的历史,还涉及到了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六安的名胜古迹众多,比如西古城遗址,传说是楚汉时期九江王英布的都城,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东城都遗址则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末至西周时代的城址面貌;红墩寺古遗址则发现了从新石器时期至西周的大量文物,为研究沿淮先秦古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周瑜城遗址作为三国时期的历史遗迹,同样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