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读书》
读本好书,听段故事。12月29日下午,CCTV-10《读书》栏目与读者们分享了一个《决战脱贫攻坚:“无手”的扶贫能手》的故事。
主持人李潘讲述的这个故事来自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挺进大石山——广西精准扶贫纪事》。这部纪实作品共有19位主人翁,除了《决战脱贫攻坚:“无手”的扶贫能手》所讲述的黄立温外,还有外柔内刚的女市委书记、白发苍苍的科技工作者、回报乡梓的硕士村干部、毕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单位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等。他们曾各自有着不同的精彩人生,在国家需要时,又共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作为“中国好编辑”“中国书业十佳策划人”的黄孝阳先生在读了他们的故事后,会有怎样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祝福他们:读朱千华的《挺进大石山
——广西精准扶贫纪事》
作者:黄孝阳
用一周时间读完这本书,觉得还是有必要说几句。
我是穷人的孩子,深知贫困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缺衣少食的物质匮乏,还有眼界见识的精神匮乏。这两种匮乏必然导致贫者越贫的马太效应与贫困的代际传递。仅靠自身奋斗去摆脱这个负反馈机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里有制度性因素,比如说贫困是某种分配的结果,也是下一轮竞争的开始;也有文化因素,比如根深蒂固的传统与习俗,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还有地理特征与自然因素等。
必须要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外部牵引力的介入,才可能打破怪圈,使贫困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普遍改善,逐渐形成一个富有内生动力的新系统。这太难了。比把荒漠戈壁改造成良田沃土的难,怕是要难上百倍千倍。尤其是在资本逐利的时代,由于财富自我循环增强,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聚集与虹吸效应,路径依赖的排他性,指数速率增长所要求的迭代能力等,这意味着劣势地区根本没能力靠自身机能来应对这种现实,只能被动地接受被遗忘的命运。区域之间的割裂之深,使生活在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人们像是两个物种。
然而,中国这些年的扶贫成绩单太了不起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摆在那里,这里不复赘述。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完全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迹,一幅具有大江大河景观的壮丽画卷,一份对全球减少贫困这种世界级难题极富有原创思路的中国方案。而这个方案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就是朱千华书写的这些人。
17个故事讲了一群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帮扶与自救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简单的材料汇总,而是深入到每个人物的灵魂深处,作者动了真感情,讲述出来的故事亦能让人掉眼泪。笔墨浓淡退居其次,字间行间溢出的是人的勇气与决心,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而构成这篇恢宏交响乐章主体结构的他们——
是没有双手的残联干部,他请车行师傅在摩托车把手上装了个扣套,日夜骑行山间,暴雨倾盆时摔倒后踉跄爬起,再前行;是挺着孕肚,大年三十还在村头走访鳏寡孤独的“红水河的女儿”,因为老人想与她多聊一会儿;是放弃自治区社科院的工作,只因“我从小在农村苦惯了,想趁年轻时多做点有意义的事”,后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逝于工作岗位的中年知识分子;是放弃南宁高薪毅然返乡回报桑梓的女硕士,她的百折不挠,让她从一个村人眼里的“异类”变为“主心骨”;是那位每天在崎岖山路上步行数十公里的倔老头,他是教授,可他背着行囊匆匆行走时就像一个老农……
他们是普通人,却在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们都把扶贫工作当成事业,把百姓的愁苦装在心里,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高高举过头顶。他们真心帮,真诚扶,真正干,用真情把那些苦命人的心捂热激活。
扶贫工作是真不容易做。“五加二、白加黑”早已成为工作常态,但在繁重的工作中,也难免有各种心酸。比如说黄立温打井,想让祖祖辈辈都喝着苦涩“天落水”的村民喝上一口干净水。幸好井里最后出了水,要不打井的几万块钱就得他自掏腰包了。又比如个别村民心态不够端正,即使扶贫干部做了九十九件好事,就一件不合理的要求没做,也是随意给干部差评。这位干部还得继续去与村民解释沟通,说服村民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所谓“群众虐我千百遍,我待群众如初恋”。
几十年前,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数代中国人。我无意把朱千华撰写的这本纪实作品与之相提并论,但我想说的是:朱千华写下的,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一群人。他们迈开步子入户串门,蹲下身子倾听交流,耐住性子调查研究,开动脑子思考谋划。他们知道,扶贫工作要肯吃苦,敢担当;他们更清楚,光有这个“肯”与“敢”字还不够,还需要更多。
比如“扶贫先扶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有小部分群众因为重大疾病与身体残疾当不了渔夫,如何充分争取政策兜底便是学问。除了争取政策外,还要借助各种新媒介资源,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吸引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