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的庸俗理解,其实书中更有高贵、美丽和灵魂的洗礼。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这个日渐浮躁的社会里,如能偶尔静静地读会书,如沙漠中一泓清泉,虽处闹市,心有远山。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隐隐于市吧。

第一部书在年年初,《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上下两部,在新华书店看的。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深以为然。我家也藏书百部,也懒得去翻,却愿意到新华书店感受读书的气氛。或做或站,全是静静地读书的人。

时寒冰,何许人也?河南驻马店人,鄙人的老乡,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只是被书吸引了,被震撼了,陶醉了,思考了,顿悟了。古今中外,象中国经济这样的情况都很少见。所以,时寒冰赶上了中国经济社会剧烈变革的年代,他是幸运的,丰富的社会经济生活素材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养分。

我们的楼市、股市、房地产、电商、实体经济、金融以及国际国内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作者用宏大的社会视角,入木三分的深刻剖析,无不令人咋舌。特别是中美间的相互依存与博弈,零和与双赢,机遇与挑战,危机与机会,都值得我们深思。当然,不能说他的观点都是终极真理,他担忧的也不一定必然发生,他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也未必风险全无。但他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展现了一个宏大的社会政治景象,开拓了多种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

第二部书《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江风写的。为什么喜欢?初始只是因为书名,因为我曾经丢过一本最喜爱的一本书《选择大于努力》,爱屋及乌吧。就像恋爱,如果不够理解,咱永远不知道哪根琴弦才能拨动人家的心声。我承认,书的颜值打动了我。谁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还是云。不经意的接触,又燃起一团烈火熊熊。

如果说时寒冰的书是宏观的话,告诉咱们整个世界的大面貌,这本书就是微观,专注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历练与雕琢。为什么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能选择本身就是努力的一部分,但又大于努力。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本身就是努力的一种表现,得过且过的人不需要选择,随波逐流就行了。二是选择代表的是智和能,努力偏向于力和勇。智慧和能力永远大于力量和勇气,南辕北辙这个成语就是最好的注释。方向错了,越努力越不幸。不是吗?

第三部书是《彭雪枫传》,吴继羽写的。与将军的情缘不仅同属中原,而且我是听着彭雪枫的故事长大的,将军的牺牲地就在正好离我家八里的又叫八里庄的村庄。但我真的不想要这份情缘,将军的路应该更长。毛主席听闻噩耗悲痛地说:“小小八里庄竟损我一员大将。”心痛的几天都吃不下饭。

我专门研究过那个时候的革命形势,发现如果彭将军不那么早牺牲,中原的仗不是那样打的,整个解放战争的仗也很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彭将军牺牲后,整个中原的革命形势整体改变了方向,毛主席才刚刚把经略中原的重任全部交给彭将军,而今因为彭将军的牺牲打乱了主席的既定部署。而彭将军牺牲前,正是他摧枯拉朽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时候,眼看中原尽在囊中,谁料血花飞溅。

让咱们想象一下,彭将军如能立足站稳中原,李先念部不用中原突围。这样南有李先念部,北有彭雪枫部,东有陈毅粟裕部,西有陈赓部。拉打结合,相得益彰,经略中原,固若金汤。这样刘邓大军就不用千里跃进大别山,而是留在华北北可以与聂帅共抗傅作义,西可以与徐帅一起对抗阎老西。这样,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就不会那么凶险,平津战役也可能早就打完了。包括徐帅带领几万疲惫之师死磕阎老西的三十万装备精良的精锐,都是很凶险的。

这就是我今年看的三部书的一点心得。您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也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