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兵种部队扫描(十)

陈辉

1985年我军在裁军百万的同时,一支新的劲旅——山地战部队诞生了。

当时的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面对作战地图上的西南战区,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里,应该有我军现代化的山地部队。”很快总参拿出了组建山地步兵旅的方案,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认可。

于是,我军首批山地战部队诞生了。这支旅的前身是当年刘邓大军——第二野战军晋冀鲁豫军区所属部队。他们先后参加过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成都战役、进军西藏等重大战役、战斗,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始终驻守在条件恶劣的高原山区,熟悉了高原的地理环境,适应了高原的自然环境,为改编成山地战部队奠定了基础。

进军西藏的解放军

山地作战与平原作战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以3000米为界,划分为低山区和高原山区。山地作战有5个特点:第一,部队行动不便。山势陡峭、空气稀薄,部队机动速度大大降低,坦克、火炮等重武器行动困难。第二,人体功能降低。高原山区人员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全身无力、心脏功能降低等症状,影响战斗力的发挥。第三,后勤补给困难。山地人烟稀少、物产缺乏,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气候无常,给给养、作战物资运输带来困难。第四,武器故障率多。高原气候严寒,武器易于损坏,自动武器不易连发,降低了武器装备的效能。第五,通信联络不便。高原山区作战,受地形影响,通信设备很难保证畅通无阻。

我军山地部队装备60mm迫击炮的五人

山地战的装备也有别于平原作战的装备。山地战装备的特点是:重型装备少,以轻武器为主;重型火炮少,迫击炮多;重型车辆少,轻型车辆多;保留兽力运输工具,增加直升机数量;配备雪地履带式牵引车、雪橇、滑雪板、破冰、登山登用具。

世界上第一支山地战部队是法国的第27山地师,它创建于1887年,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战功显赫。“二战”期间,美军、苏军和日军都编有山地师,日军称为“驮马师”。在欧洲,位于阿尔比斯山和与之相邻的国家,基本上都建有山地部队,意大利有5个山地旅,西班牙有2个山地师,瑞士有1个山地军;在美洲,阿根廷有3个山地旅,智利有9个山地步兵团;在亚洲,印度是山地部队最多的国家,共有8个山地师,10万多人。

我军在历史上没有专门的山地战部队,但却打过震惊世界的山地战,击毙日军中将、“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斗曾名震中外。

1939年11月6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杨成武率部在太行山脉的雁宿崖和黄土岭山区,消灭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1500余人,击毙旅团长阿部规秀。日本《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题做了报道。文中称阿部规秀是“山地战专家”、“名将”、“武将之范”,并声称皇军自建军以来的战史上,中将级指挥官阵亡于战场第一线是少有先例的。

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重创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也是我军著名的山地战。依靠鸟枪土炮和游击战法,消灭日军正规的“山地部队”,击毙“山地战专家”,这就是我军历史上的辉煌。

1985年组建的我军山地旅,继承了我军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和山地战战法,在山地战演习中,暂露头角。前年,我军山地战部队在西藏色季拉山成功地进行了演练。

色季拉山5000多米高,山下是原始森林,山顶是冰峰雪岭,从山下到山顶,要经过四季的气候,我军山地部队,全副武装从山底爬到山顶,“走、住、藏、打”全部在山上,使我军山地战部队受到了一次近似实战的全面锻炼,山地战演练的成功受到了上级称赞。

印军山地部队(资料图)

世界各国山地部队,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昼夜正常徒步行军每小时4.5公里,而中国的山地部队官兵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丛林负重行军,平均每小时6.4公里;从海拔米的高度冲向海拔米的峰巅,来回只要3.5小时,而美军、印军山地部队在海拔米爬山,每小时最快也只在米左右。

中国山地部队成立后,很快引起了各国军事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