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冬日周末,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城关一小六年级学生王可欣即兴演唱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引来参观游客驻足。人群当中,像王可欣一样身着红色马甲、佩戴蓝牌讲解证的“小小讲解员”个个精神抖擞,用清脆响亮的童声向大家讲述红色故事,成为博物馆一道亮丽风景。
当年一颗颗“红色火种”,如今又燃亮一盏盏“心灯”。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军地不断挖掘红色资源,聚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普及和创新发展,让大别山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激活”处革命旧址
“敌人在冰天雪地里将他的四肢拉开,残忍地用四根铁耙齿将他钉在青砖墙壁上,把他眼皮、舌头一块块地割下来,也没能让他屈服……”11月初,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刘曼曼站在程儒香烈士照片前,为来到革命纪念地的浉河区上百名青年民兵、专武干部深情讲述英雄事迹,不少同志听完眼中噙满泪花。
“把国防教育课堂设在革命纪念地,是我们利用红色资源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效的一个举措。”军分区领导介绍,信阳地处大别山区,是一座革命红城。长期的革命斗争在这里留下了9处国家级重点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
如何保护利用好革命遗址遗迹,让革命旧址“活”起来,让红色文化“火”起来?近年来,该市军地不断加大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修缮保护力度,相继建成一批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目前,全市1处场所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基地”、10处场所被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信阳成为全国多家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人数万人次以上。
“一处战斗遗址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段英雄事迹就是一本红色教材。”走进革命遗址,聆听战斗故事,不少党员干部、学生表示,他们由此更加了解军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