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3日,为了充分调动蒋军,毛主席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此时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十分疲劳,急需休整补充。因此刘邓向军委回电,如实陈述了部队目前存在的困难,希望能在内线继续作战一个时期,等时机更为有利时再向大别山挺进。
7月29日,刘邓收到了毛主席回电“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则陕北不能支持”刘邓看后立即回电:克服一切困难,半个月后行动。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转战,摆脱了敌人十几个旅的追击,来到了安徽霍邱一带。
年9月初的一天,一位老妇突然拦住了正在行军的队伍,打听儿子的下落。老人说儿子参加红军后,已经十几年音信全无,不知道是生是死。现在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十分想见儿子一面。老人的一番话让不少人都落泪了,由于战事紧张,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过家了。现在看到这位老人,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一样,格外亲切。
热心的战士们纷纷问老人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老人说自己的儿子名叫徐克勋,曾在鄂豫皖苏区工作过。不少战士都没有听过徐克勋的名字,又不忍老人失望,就把情况逐级上报。当刘伯承得知这位老人是徐克勋的母亲后,专门抽出时间,亲自接见了她。那么徐克勋究竟是谁呢?徐克勋是安徽霍邱人,19岁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班,在校学习期间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由此走上革命道路。
年,22岁的徐克勋受组织派遣来到苏联学习,期间改名为李特。三年后刘伯承也来到了苏联,由此和李特有了交集。年二人同时奉命回国,刘伯承进入中央苏区任职,李特则被分到了鄂豫皖苏区。在红四,李特先后担任过红25军副军长、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和红军大学教育长等职,为红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
懋功会师后,张国焘自恃兵强马壮,不断索要权力,当上红军总政委后仍不满足,还要求中央红军跟自己一起南下。当时红四不少高级干部站在了张国焘一边,主张“打到成都吃大米”。但毛主席却认为南下是绝路,这触及了刘湘的根本利益,他势必要和红军拼命。红军兵力和武器装备都不如对手,又远离了根据地,真和敌人拼起命来很可能要吃亏。
当时李特对张国焘十分崇拜,坚定地站在了他这一边。后来毛主席率中央红军连夜北上,李特竟然带人持枪在后面追赶,并试图逼迫中央红军南下,最终被毛主席化解。后来李特跟随张国焘南下,在百丈关和川军决战失利,被迫北上。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为了打通苏联援助通道,西路军两万多人渡过黄河作战。当时李特的职务是西路军参谋长,协助徐向前和马家军作战。
尽管战士们十分英勇,但由于多种原因西路军最终失利,李特等多人突破敌人重重阻拦后来到了新疆。年年初,王明从苏联回国,在新疆逗留期间给李特扣上了“托派”的帽子,不久后李特被秘密处决。这件事李特的母亲是不知道的,此后一直没有儿子的消息,老人十分担心,多方打探也没有结果。但得知刘邓大军来到大别山后,老人才拦路寻儿。刘伯承不忍老人伤心,没有告诉她真相。年,李特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