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夏来,当豫南地区被甘醇的毛尖唤醒,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生机。在杜鹃花开的大别山脉,人流如织的小镇民宿,欣欣向荣的生态茶园,每个人都在用奋斗诠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这座山也一直被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新县、光山县考察调研。如今10个月过去了,值全国两会期间,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再访大别山,感受红色大别山的新变化。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李光远萌友聂建武胡静泓文图
红城新县,旭日东升,红旗飘飘。
提起去年9月16日被总书记接见的情形,守护红军洞近60年的张爱华仍记忆犹新:“总书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让我们非常感动。作为革命后代,红军洞我会一直守下去,并向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宣讲红色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在大别山干部学院的食堂里,吃过早饭后,特聘教师65岁的黄德耀匆匆赶到报告厅,为学员们讲述“大别山满门忠烈”的故事。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今后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们一家‘满门忠烈’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把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黄德耀说,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后,他的课更受欢迎了,从去年9月至今,他上了至少堂红色传统课。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大别山干部学院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系统研究大别山革命历史和大别山精神;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召开受到总书记亲切接见的红军后代、学院特聘教授座谈会,将他们的亲身所见、所听、所感融入所讲课程、带进培训课堂;沿着总书记足迹开发新的教学线路,打造特色课程;开发新县田铺大湾乡村振兴案例教学课程,投资余万元打造生态文明体验精品教学线路。
在红城新县,像黄德耀这样的“红色传人”还有很多。全国各地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新县,一边听着这里的红色故事,一边登将军山、行“千里跃进路”,追随红色的足迹,坚定理想信念,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把党的伟大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
到新县旅游,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必去的打卡地。为加快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改造提升步伐,该馆经过研究设计,重点规划新建一个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大别山精神传承馆,将5平方米的将帅馆改扩建为20平方米的主展馆,新建1平方米的红色文创产品馆,新建北大门,改建国防教育园,同时配套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设施。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年,该馆全年共接待游客71.03万余人,提供讲解场,免费讲解多场次。
为建好“红色基因库”,新县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全力抓好修缮、保护博物馆、纪念馆等工作,留住“红色记忆”。
新县县长夏明夫告诉记者,在城乡建设中,新县始终把革命遗迹遗址保护放在首位,优先编制相关规划。目前,新县20多处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基本编制完成,近件革命文物、余处遗址遗迹完成了登记造册,形成了完整的红色资源名录和产品体系。
同时,新县境内处红色遗址遗迹得到很好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苏区首府旧址群、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里等一个个红色景点,成为全国知名党性教育基地。
“我们将持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传播载体,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读、可续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将红色基因的根脉转化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新县县长夏明夫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