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9月19日讯(记者肖杨通讯员余艳军王东)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省优秀戏剧作品展演月活动持续升温,18日晚,黄冈师范学院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在汉展演,作为湖北省高校中唯一入选的优秀剧目,该剧以全新面貌在中南剧场倾情上演,该校近三百名师生参与演出,吸引千名观众观看。

《红色薪传》是黄冈师范学院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创音乐舞台剧,剧目以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主题,通过音乐、舞蹈、表演等形式,表现了在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始终革命火种不熄、红旗不倒,为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别山儿女前赴后继、不胜不休的伟大精神和丰功伟绩,在血染的红土地上耸立起不朽的丰碑。

记者现场看到,该剧激活并传承了黄冈红色基因,充满当地民俗风情。演出以《情系大别山》开幕,以《梦里常回大别山》结尾,展现了黄冈儿女在《相遇黄浦江》《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黄麻起义》《亮剑》《中原突围》《助军渡江》等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大历史节点的革命史实,将黄冈红土地上诞生的两任国家主席、三位中共一大代表、两百多位将军等光辉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该剧总导演、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段友芳表示,此剧歌舞结合、动静结合,“绣鞋底”“亮剑”等场景都充满了大别山民俗民风,“该剧已经演出了近60场,学生们换了一拨又一拨,年轻的学子不仅在专业成长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该剧是一个生动的实践平台,也是很有意义的思政课堂。”

“里面的很多音乐都是由当地民歌改编而来,比如《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根据同名大别山民歌重新创作的一段歌舞音乐,《这是解放军》则是浠水民歌。”该剧作曲者、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丁永钢介绍。

极具大别山民俗民风的歌谣响彻剧场,现场观众被深深吸引。在《江上有面不落的帆》场景中,看到渡江战役英雄王小川的革命故事时,来自武汉轻工大学的学生观众郑冰婕,不禁潸然泪下,她说:“这个场景让我很受震撼,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岁月静好,不断奋斗,不辜负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前来观演的社区居民表示,这是最让他记忆深刻的一篇剧目,充满回忆感的音乐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在现场观看的许多观众也纷纷称赞,这是一场极具回忆性和艺术性的历史文化盛宴,真实地展现了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演唱出了小“东方红”的味道。

当晚参与演出扮演王小川的大四学子郑续表示,他大一时就进入剧组,一直很向往王小川这个角色,大二时开始练习这个角色,“最难的是把握演员情绪的变化,从新婚的喜悦,到渡江的毅然决然,再到中枪身死的悲痛和对妻子的愧疚,这一系列的情绪变化,是两年来练习的最大挑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6级舞蹈专业的学生杨瑶说,今年她已经大四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参与《红色薪传》演出,感觉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来说,很有纪念意义。

《红色薪传》剧目是该校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精心打造“十个一”平台,形成思政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自年首演以来广受好评,数十次受邀赴外地演出,曾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今年9月10日晚起至16日晚,《红色薪传》剧目在该校连演七场,实现级新生观剧全覆盖,成为触动心灵、别具特色的开学第一课。

省教育厅思政社科处副处长谭庆华在中南剧场观赏后表示,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用艺术的形式让思政教育有血有肉、让爱国主义入脑入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