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在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体的红色旅游,如何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文化?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陈静的采访,全文如下:
问:您如何看待红色旅游的战略定位?怎样评价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
答:红色旅游是文化建设的国家方略,也是旅游发展的责任担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文化建设,“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都要求旅游系统要主动承担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文化的战略使命。
自年以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三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从前两期的实施效果来看,应当说全面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数据表明,两期红色旅游规划实施效果明显,全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由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年7.9亿人次;红色旅游人数占全国接待总人次的比重从年的14.3%增加到年的24.2%;年的红色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6.7%。在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红色旅游景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涌现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延安保卫战》、《延安保育院》等游客喜闻乐见的大型实景演出和舞台艺术。延安、井冈山、韶山、瑞金、嘉兴、西柏坡等地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与此相关的教育、培训、研讨、出版、创作等活动也得到了积极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家对红色旅游事业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包括红色旅游在内的文化和旅游工作做出批示指示和讲话,为红色旅游注入了强大推动力。年12月,中办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1号),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红色旅游也是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在国家层面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及“三区三州”等脱贫攻坚计划中,均有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求和相应的工作部署。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新一轮部署。年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始对城乡居民红色旅游出游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年全国红色旅游出游达6.60亿人次,占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1.92%;旅游收入达.78亿元,占同期全国国内旅游总收入的7.13%。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出游达2.68亿人次,同比增速4.31%,占同期全国国内游总人次的8.72%;旅游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速9.57%,占同期全国国内旅游总收入的5.90%。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有关方面的战略部署,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策保障;国民旅游权利的普及和大众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为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民族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梦”的努力目标,为红色旅游景点和相关活动增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筹促进和地方政府的创新作为,也为红色旅游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红色旅游的战略摆位只会提升而不会下降,红色旅游的内涵只会丰富而不会收窄,红色旅游的工作力度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
问:在您看来,步入新时代的红色旅游发展,应侧重什么样的方向?各地旅游部门应该有哪些新的发展理念?
答:新时代的红色旅游发展要有国家视野,也要有游客视角。
让民众在旅游的过程中重温国家记忆,建构国家形象,形成国家认同,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必须要思考的课题。国外很多纪念场所,都是承载国家意志的叙事空间。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都在做有组织、有计划、有投入的提升。我国也是如此,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因此,进入新时代,发展红色旅游必须要有国家视野。但是从各地发展现状来看,我们还需要有游客视角。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旅游业之所以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有得游、游得起、玩得好”作为涉旅工作的宗旨、目标、导向和出发点。在历经国家战略、历史叙事和文艺创作等多个视角之后,我特别希望旅游工作者能够重归游客的视角,并以此重新审视资源开发、区域规划、市场推广、产业培育、统计分析、市场监管等常规工作。
旅游业界和某些地方领导同志,说起旅游产业都喜欢说“旅游资源丰富”这句话,说起旅游规划,则喜欢“找唯一、做唯一”。在依靠“封闭红利”发展旅游的特殊时期,这个观点似乎是成立的。但而今,市场发生变化,很多地方“唯一”“第一”的资源并没有带来相应客源及实现相应的消费、投资、就业增长。像上海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井冈山等革命圣地,按说应当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但是从现实来说,当且仅当人们具备了时间和资金预算,并且对于红色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区域感兴趣了,才可能成为真实的游客市场。这就需要旅游部门从空间距离、年龄、收入、职业、政治面貌、旅行经验等多个角度,切实加强对市场的研究。
建党纪念日、建军节、国庆节和一些重大事件周年纪念日,机关团体组织的相关活动、离退休老干部的休养旅游和各级各类干部培训,仍然是红色旅游的基础市场和关键节点。随着党建、宣传思想和文化建设领域相关工作力度的加大,研学旅行也可能会成为基础市场的一部分。但我们不能总是一屋、一桌、一椅,瞻仰、献花、重温入党誓词,而是应深挖革命文化内涵,稳步提升解说水平,增强参访者的体验感。
当前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应是从红色旅游的宗旨和导向出发,从旅游市场的现实出发,对80后、90后乃至00后客源群体,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得让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愿意接触革命文化,参与红色旅游。当代游客的需求“既要美丽风景,也要美好生活”,如果我们总是述说过去的苦难、环境的艰苦和生活的不易,可能会把相当一部分客源排斥在红色旅游的大门之外。因此,如何讲好红色旅游的中国故事,引入游客的视角是关键。但显然,在这方面,我们刚刚破题。
问:您经常说“红色旅游要有目的地思维”,为何这样说?
答:红色旅游不是孤立发展的,因此,各地发展红色旅游时,首先要树立目的地思维。中国旅游研究院做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时候,有段时间延安的指数排名在样本城市里总是上不去,很多人想不明白,延安拥有那么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怎么能落后呢?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延河水变为混浊的小溪流,从干部学院到纪念馆的道路上尘土飞扬,街道上的随处可见烟头纸屑,景区门口商贩拉着游客推销劣质的狗头枣,游客能满意吗?延安市委市政府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开展了旅游环境大整治,实际是整个市容市貌的品质大提升。一年后,游客满意度、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都有大幅度提升。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城市和乡村的水、暖、电、气、道路、桥梁、通讯、互联网,以及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公共卫生等社会环境都要考虑在内。
另外,旅游咨询中心、集散中心、服务投诉处理、安全救援、司法和行政救济等公共服务也是决定游客是否愿意到访和能够到访的重要因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成都等发达地区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游客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可以在“主客共享”的理念指引下,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以实现。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公共服务项目则需要专项规划和专门建设。“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的旅游发展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的红色旅游发展战略中仍然适用,特别是景区、酒店、道路、旅游厕所、旅游汽车、游客集散中心的建设,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强势介入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总体规划和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红色旅游景点建设不要贪大求洋,特别不能有明显的商业化或者与纪念主题有明显的违和感。
问:您认为如何让游客在红色旅游中有更好的获得感、满足感?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红色旅游有宣教功能,但毕竟不同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更不能把每位游客都当作是到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游客接受传统教育,也体验美好生活,应是新时代红色旅游的题中之义。
有些地方的红色旅游从业者说起话来能把自己感动得潸然泪下,干起活来能把自己累得倒下,可是否想过、问过游客的感受如何?解说固然需要练习,舞台艺术固然需要表演,但不能奔着表演和要掌声去。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点的解说要尽可能淡化讲解、背诵和表演的色彩。在线路设计上,相关部门既要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也要能让他们感受到未来的日子还需要我们砥砺前行。从目的地建设的角度而言,红色旅游景点之外的城市和乡村,也应当配套有相对完善的商业环境,要有人间烟火气。那些标志建设和改革成就的红色景区所在地,更应该让游客感受本地区、本民族今天的美好生活。
问:在当前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您认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注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政策涵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发展红色旅游,一是要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特别是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当地居民留下文化自信。旅游市场起来了,“花儿与少年”、华阴老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有更多人欣赏,《翻身道情》《马桑树上搭灯台》《浏阳河》等民歌就会有更多人传唱。有了市场需求,影视、动漫、文学、美术、戏曲、舞蹈、曲艺等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投资才会有更多的现实可能。
二是要注重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留下品质环境,为脱贫攻坚奠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很多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历史进程。如果能够通过发展旅游让这些地区既不需要承受“先污染、后处理”的环境代价,又可以享有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和生活品质,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在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靠近都市圏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聚集业态,完善商业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三是其中的旅游扶贫工作要让青年人产生留下工作、学习及提升综合素质的动力。扶贫要扶资、扶智,更要扶志。为此,我们需要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引入教育、培训和公共文化资源,引入专业志愿者和驻村艺术家,为贫困地区的代际发展和阶层流动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景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
举报-(工作期间)
举报邮箱:
qq.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