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是革命老区,被称为“红色”金寨,是名副其实的。金寨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也是我国第二将军县(第一将军县为湖北红安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指示牌

走近金寨的高速路边,就会看到很多与“红色”有关的指示牌,让人感到这里的确是一个有故事的“红色”之地。

指示牌

在过去的抗战岁月里,这里的人们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据报道,从这里走出了五十九位开国将军,其中上将一人,中将八人,少将五十人。为了纪念那些革命烈士,在金寨县城区中心,建有红军广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洪学智将军纪念碑等主要建筑物。

红军广场上的纪念塔

其中,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县革命烈士陵园中央,塔高二十四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

梅山镇

金寨县的县城所在地为梅山镇。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富饶。著名的风景区梅山水库就坐落于其间。作为红军的故土和发源地,这里曾诞生了两名开国将军。

指示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国家第一所希望小学就位于金寨县。一九九零年五月十九日,在金寨县南溪镇建成,标志着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正式启动。继这所希望小学建成后,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又用于大别山区、延安、井岗山地区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希望小学的建立,使贫困地区的许多失学儿童重新就学,对摆脱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国民的整体素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傍晚的史河

流经金寨县城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叫史河。史河发源于金寨县西南,大别山之北麓,豫、皖两省交界的伏牛岭。史河是皖西地区和河南省南部重要的水系,流域内众多的水利设施形成史河灌区(安徽境)和梅山灌区(河南境)。

夜色笼罩下的史河

可以说,史河是这里人的“母亲河”。如今的史河清澈见底,在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吸引了前来观光的人们。正如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天堂寨

说到金寨的风景,不得不提天堂寨。天堂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大别山第二高峰,位于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

天堂寨天堂寨

天堂寨古称衡山,又名多云山,是大别山脉第二高峰。它雄踞于皖鄂大别山主峰接壤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帝王巡幸之所,名人登临之境。

大别山山路

天堂寨所处的大别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长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顶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荆楚,巍巍群山尽收眼底。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天堂顶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称“瑶池”。

大别山山脉

据记载,早在春秋“五霸”争雄时期,皖西处于“吴头楚尾”之地,天堂寨号称“吴楚东南第一关”。天堂寨的第一座屯兵大寨、第一座烽火台为楚国所建。吴楚江淮之战近百年,有史料记载的大仗就有二十余次。

大别山山脉

民国十七年(一九二九年),大别山北麓相继爆发了立夏节和六霍两面三刀大起义,诞生了两支工农红军,天堂寨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北上抗日后,大别山红旗不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天堂寨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因此,这里不但风景秀丽,还是个具有厚重历史故事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017.html